">
“哇!實在是太可愛了。”“真的好漂亮哦!”11月22日下午,“新興河池 綠動文旅——全國主流新媒體看河池大型采訪活動”采訪團走進都安瑤族自治縣地蘇鎮丹陽村時,成員們被一個個活靈活現創意十足的藤編作品給迷住了。

精美的藤編工藝品吸引了采訪團成員。記者 周隆富 攝
地蘇鎮的藤編歷史由來已久,傳統文化底蘊深厚。作為山多地少的石漠化地區,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該鎮農民以少數民族傳統編織技術為支撐,僅以竹編為主生產籮、筐、帽等日常生產生活用品。直到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帶走一頂地蘇的竹編通帽,并促成美國客商向地蘇竹具廠訂購10萬頂通帽,為該鎮編織產業帶來了名聲和第一桶金。

展廳里琳瑯滿目的藤編工藝品。記者 周隆富 攝
“原來我們廉價的生活用品,還是件藝術品,可以賣上好價錢?!钡靥K百姓發現商機后轉變了觀念。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藤編產業由最初的單一竹編發展到以竹、草、木、禾、葉、樹皮編的多元化藤編制品,從單一的“通帽”發展到300個系列15000多個品種。產品融實用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多年來暢銷歐美20多個國家和地區,至今已有50多年的外貿出口歷史。

87歲的阿婆梁美麗專注制作藤編工藝術品。記者 周隆富 攝
在丹陽村的一家藤編加工廠里,87歲的阿婆梁美麗正專注制作藤編工藝品。梁美麗告訴記者,自從60多年前她嫁到丹陽村后,就開始制作藤編,現在雖然上了年紀,但她仍然堅持著。“愛好吧!閑著也是閑著,到加工廠里制作藤編不僅能打發時間,還能掙一些錢貼補家用?!绷好利愓f道。記者還注意到,在這家加工廠里工作的,大多是有了一定年紀的婦女。企業負責人介紹,工廠里的工作時間很靈活,村里的婦女忙完家務后,隨時可到廠里工作,按完成的工作量計發工資。

丹陽村里的婦女實現了村中靈活就業增收。記者 周隆富 攝
而對于從大化瑤族自治縣嫁到丹陽村的韋西蘭來說,藤編工藝品就是她和丈夫的定情物。2014年,韋西蘭因為丈夫送了她兩只可愛的小動物藤編而相愛,并嫁到了丹陽村。嫁過來之后,考慮到家里有老人和小孩,韋西蘭放棄了城里的婚紗生意,回到村里從事了藤編工作。她從龍頭企業里拿到生產訂單,回到村里請村民們加工,目前已帶動了160多戶村民從事藤編工作,每個月向村民們支付10萬元左右的工資。

丹陽村村民們制作的藤編工藝品創意十足。記者 周隆富 攝
來自云南網的記者代姣陽買了一只藤編兔子,愛不釋手,“真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山村里竟然還隱藏著這么大的一個非遺產業,并且還能帶動成千上萬的村民致富增收,真的佩服不已?!贝柋硎?,將“兔子”帶回云南后,一定介紹給身邊的親朋好友,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選擇都安的藤編工藝品。
早在20年前,地蘇鎮已被中國品牌宣傳保護委員會評為“中國竹藤草芒編織工藝品之鄉”。2020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將都安藤芒編織技藝確定為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安藤編工藝在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的同時,產業也是越做越大。

地蘇鎮丹陽村藤編非遺展示館。記者 周隆富 攝
目前,地蘇鎮有自營進出口權的藤編企業26家,2021年藤編產值達2億元,帶動都安、大化等地2萬多戶群眾年戶均增收超5000元。此外,都安瑤族自治縣還充分利用傳統民族節日舉辦“文化旅游節”“藤編文化展”等系列活動,吸引游客感受非遺文化魅力,文旅業態日漸豐富。截至去年底,該縣建成國家AAA級以上旅游景區7個、四星級鄉村旅游區和農家樂各1個,并榮獲“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區”稱號。今年上半年,全縣游客接待量162.49萬人次,同比增長36.76%;旅游消費17.52億元,同比增長10.75%。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