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貨運輸動態監控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趙秀琳 通訊員 楊麗芳 桓麗娜)通過企業動態監控平臺,處于運輸狀態的27臺危貨運輸車的運行情況清晰可見;在“實時監控”“歷史視頻”“主動安全”“報表分析”“管理中心”5個選項中,點開“主動安全”,可見前向碰撞報警詳情……這是宜昌城區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管理由“被動式應對”向“主動式預防”轉變的一幕。
11月24日,記者獲悉,6月26日至7月25日,宜昌市道路交通綜合執法支隊在城區危險貨物道路運輸企業開展了動態監控“數據大起底、運行大分析、問題大整改、質效大評價”行動,9月在全市“兩客一危”企業推廣,活動成效顯著,實現了部門安全監管由“按比例隨機抽查”向“問題導向精準督查”、企業安全管理由“被動式應對”向“主動式預防”的兩個轉變。
“我們重點圍繞車輛超速行駛、駕駛員疲勞駕駛、不系安全帶、駕駛時吸煙、行車過程中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車道偏離、前向碰撞等影響行車安全駕駛行為報警數據開展起底。”宜昌市道路交通綜合執法支隊黨委委員、工會主席阮晶晶說。試點階段,起底了5月1日至6月25日期間的城區危貨運輸企業報警數據6.25萬條。推廣階段,起底了8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的全市“兩客一危”企業報警數據11.82萬條,數據覆蓋了該時段相對應類別的所有道路運輸企業及車輛。
根據起底的數據,執法人員從智能視頻監控設備安裝、駕駛員狀態監測報警、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報警等方面系統梳理、分析研判,形成企業智能視頻監控設備使用情況分析報告。此后,在“大分析”基礎上,就存在的問題隱患,指導督促企業有針對性地整改。還多次組織動態監控運營服務商召開研討會,對動態監控平臺功能進行完善,提高企業應用智能視頻監控報警手段增強安全管理的能力。
對未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設備的車輛,深入企業宣講法規政策、智能視頻監控報警技術優勢等,鼓勵引導企業安裝。長陽縣在營“兩客一危”車輛210臺,起初推行較為緩慢,企業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通過深入細致宣講,鼓勵引導企業算好安全經濟賬,僅用不到1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所有車輛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設備安裝。
執法支隊學習借鑒湖南、江蘇等先進地區經驗做法,多次組織轄區執法大隊、動態監控運營服務商研討,深入企業檢查調研,印發聯網聯控運行質效評價等相關文件,從企業、車輛兩個層面設置26項考核指標,嚴格動態監控運行考核。截止目前,已印發城區危險貨物運輸聯網聯控運行考核情況通報3期。
“對存在動態監控制度形同虛設、監控人員履職不到位、報警信息處置不及時、違法違規行為處理不到位等問題的企業,該責令整改的下發通知書,符合立案查處的依法依規堅決予以處理。”宜昌市道路交通綜合執法支隊黨委書記、支隊長萬平原說。
宜昌晟達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強介紹,市道路交通綜合執法支隊督促他們深入開展自查自改。作為城區22家危貨運輸的龍頭企業,晟達公司對不安全行駛的司機,比如車道偏離30公分以上的,第一次批評教育,第二次處以經濟處罰,再犯就停班學習。

企業動態監控平臺
在晟達公司的危貨運輸車輛停車場內,記者看到,車輛安裝有5個攝像頭,車內4個,車外1個。公司安全經理余靜介紹,自從建立主動預警機制,以前抓違規車輛像“大海撈針”,現在是“有的放矢”。以前是靠人眼看,現在靠智能設備盯,可以全鏈條、全過程監管,真正實現了零死角、無盲區。

動態監控危貨運輸安全
該公司監控員朱愛華說,動態監控從起初的2G到現在的4G,駕駛過程可視化、反復提醒,自動識別報告、主動預警,他們的工作越來越輕松,效率也越來越高。
據介紹,“四大”行動開展以來,以城區危貨道路運輸企業報警數而言,7月近10萬條報警數據,9月已減少到3.59萬條,降幅達64%,“兩客一危”運輸企業利用智能視頻監控報警技術提高自身安全管理能力明顯提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