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南寧12月1日電 (記者 林浩)12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韋威助介紹,廣西推動構建多元解紛工作格局,各地法庭通過開展“族老調解”“貝儂調解”“火塘調解”“都老調解”等具有邊疆民族特色的調解方式,實現矛盾糾紛有效化解。今年1月—10月,廣西人民法庭調解結案28062件、撤訴結案17022件。
廣西高院當天在南寧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韋威助在會上介紹,近年來,廣西法院大力推進人民法庭建設,各地契合實際,建成一批金融、旅游、房地產、工業園、自貿試驗區、民族團結等領域的專業法庭,打造了一批服務鋁業、平陸運河等重大項目、支柱產業的特色法庭,“小法庭”展現“大作為”。
為保障邊境地區發展,廣西高院出臺10項興邊富民措施,打造興邊富民示范法庭,服務邊境經濟貿易發展,建立跨國民間糾紛調解工作機制。其中,廣西百色、崇左、防城港法院打造國門邊境“移動巡回法庭”;南寧、貴港等地法院建成一批工業園區法庭,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工業產業發展;靈山縣法院陸屋人民法庭構建“法庭+社區+派出所+村委會”多元解紛機制,為平陸運河建設提供全方位司法保障。
廣西北海、桂林、賀州、河池、崇左等地法院分別在銀灘、漓江、黃姚古鎮、巴馬、德天瀑布等景區設立旅游巡回法庭,快速調處化解旅游糾紛。欽州市欽北區大寺人民法庭打造全國首個壯語巡回法庭、全國首家壯漢雙語法律援助工作站。
同時,廣西基層法庭廣泛開展“無訟社區”“無訟村屯”“一村一法官”創建活動,設置法官工作室、訴訟服務站、巡回審判點,運用基層多元解紛網絡就地化解矛盾。
發揮貼近鄉村的天然優勢,廣西人民法庭不斷拓展司法服務職能,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廣西高院與廣西農業農村廳聯合出臺《關于發揮人民法庭作用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實施意見》,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等6個方面提出20條具體舉措,重點打造服務沃柑、甘蔗、六堡茶、螺螄粉、中草藥等鄉村振興支柱產業的特色法庭,依法妥善審理涉農產業領域糾紛案件,通過打擊違法行為、診斷法律風險、提供法律援助,保障鄉村產業經濟健康發展。其中,平樂縣張家人民法庭今年1—10月審結扶貧資金入股村集體企業、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案件32件,為村集體挽回經濟損失約1100萬元。
廣西還推動家事審判改革向人民法庭延伸,在人民法庭設立家事少年審判中心,全力維護農村婦女、留守兒童、老年人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引導鄉村地區擯棄高價彩禮、干預婚姻自由、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陳規陋習,依法打擊封建迷信,指導村規民約制定,推動鄉村煥發文明新氣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