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周奇鈺、鄭衛東)“以前灣子里雜亂得很,下雨了路上全是泥漿,現在環境好得不得了,今年過年再也不用擔心孫子孫女不想回家了。”12月6日,在大冶市還地橋鎮秀山村陳打豹屋灣村民陳老漢高興地說。
秀山村陳打豹屋灣共102戶、居民398人,周邊群山環繞,由于地勢較低,每逢雨季,順山而下的雨水大量囤積在灣子的主干道,大量的泥漿不僅阻礙村民出行,更是把灣子的人居環境搞得一塌糊涂。為解決這一問題,該灣村民理事會會長陳紅明積極響應“共建、共享”的號召,組織村民捐資投勞對主干道進行了整修,順利解決了主干道的交通、衛生問題。
如何更好地讓村民參與自治?如何解決村民急難愁盼的需求?如何讓村民實現樂居的美好愿景?在還地橋鎮黨委的指導下,秀山村緊緊圍繞“村民自治”的目標定位,走進村民家中訪民情、聽民意、摸民需,通過入戶和召開“星空夜話”進行溝通交流,確定了村史館改造、廣場改造、公廁修建等20余個基礎設施升級改造項目,收集了群眾建議、訴求60余條。
“在工作啟動后,村民們熱情很高,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主動捐贈閑置物件,積極改造灣組人居環境。”秀山村黨委書記陳紅書介紹。截至目前,已收到村民捐資160余萬元,旱廁拆除、門口塘改造、道路刷黑等工作都已按期完工。
據了解,今年以來,還地橋鎮持續推進鞏固共同締造試點成果和深化共同締造,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把共同締造與各項主線工作相結合,集民心、接民盼、議民事,真真切切的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例如,在村民議事會上,有村民提出灣組內缺少休閑娛樂場所的問題,由村民集體商議決定在主干道旁打造一個小游園,既解決了村民缺少活動場所的難題,也帶動了灣組瓦匠籌勞投力的積極性。截至目前,秀山村已經組織陳打豹屋灣群眾召開夜話會12次,在群策群力下村史館項目及屋面改造項目等多個訴求均已在11月完工。
還地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堅持以精神文明、村容村貌和社會治理等為著力點,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走出一條基層組織治理能力明顯增強、人居環境持續改善、鄉風民風加快向好的共同締造新路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