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1960年至1963年,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先后接納了3000多名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孤兒,這些孩子被稱為“國家的孩子”。其中,巴林右旗接回了25名上海孤兒,其中就有呼群。
這些孩子們從遙遠的南方來到遼闊的巴林草原,草原上的額吉們悉心地照料這些“國家的孩子”,苦心教育他們長大成人。
寶力布森是呼群的女兒,她稱呼自己是“國家的孩子”的孩子。
在寶力心里,母親是幸運的。寶力十分敬佩姥姥、姥爺,她的姥爺是巴林右旗畜牧局職工,姥姥是巴林右旗婦幼保健所婦產科醫生,家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她行醫出診的足跡。姥姥年輕時因為一場疾病失去了生育能力,當聽說旗里接來了“國家的孩子”,一直渴望擁有孩子的姥姥和姥爺,立即響應號召前往旗保育院。
寶力曾聽母親講過,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牛奶、雞蛋都是難得的營養品,罐頭和餅干更是奢侈品一樣的存在,而母親總是比別的孩子優先吃到。
寶力的姥姥、姥爺白天工作很繁忙,但姥姥晚上回到家依然會點著蠟燭為母親縫制衣裳,“姥姥曾經跟我說,自從有了我媽媽,她就愛上了縫紉活兒,她說一定要讓自己的女兒穿得漂漂亮亮的”。
如今,寶力也即將步入不惑之年。特殊的身份,讓她對民族團結有著更深刻的體會,她說母親手里有一根接力棒,“如今姥姥和姥爺、母親已經完成了接力,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一代的手里,我要接著往下跑”。
原本相隔千里,沒有血緣關系,如今卻骨肉相連、生死相依。三千漢族孤兒與蒙古族母親之間,演繹了一段超越地域、血緣、民族的人間佳話。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支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