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上個月剛共同赴美參加“乒乓外交”52周年紀念活動的劉偉、丁寧,8日下午又一起出現在北京大學邱德拔體育館。不過她倆走進聚光燈的順序幾乎是一頭一尾,因為在這場世界冠軍談體育教育的“體·教”講壇上,劉偉是從教20年的“老”教授,丁寧是本學期才入職的新教師。
講起執教實踐和探索,劉偉表示,正如運動員需要建立終身學習的概念,體育教育則是幫助學生樹立終身訓練的理念,這里教的不光是拿冠軍,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做事,而自己則在教學過程中用“冠軍精神”學做“四有”好老師。
和劉偉的干貨滿滿相比,丁寧的分享里滿是一名教職新人的好奇與感動。她留意到,學校教學中,老師布置完練習內容,會說“去找你們的搭檔”,不像在運動隊時教練會說“去找你們各自的訓練對手”,她從中體會到校園里的交流合作與運動隊競爭關系的不同;她觀察到,乒乓球“小白”一開始會在球過來時下意識躲避,于是思考如何把最基礎的原理講解得清楚易懂,再努力把大膽嘗試的積極心態帶給學生、帶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
同樣作為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的成員,擊劍奧運冠軍孫玉潔、國際象棋世界冠軍侯逸凡、太極拳世界冠軍柴云龍以及正在美國訪學的健美操世界冠軍車磊,也以現場或線上的形式出席首屆“體·教”講壇,分享各自“從賽場到課堂”的經歷和心得。
曾在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中“講哭”了臺下教授的孫玉潔笑稱,她有學生說,“灌雞湯”只喝體育老師這一碗,因為那都是在實戰中拼出來的故事。
北大體教部主任錢俊偉表示,秉持“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的核心理念,北大體育教學不斷摸索,深化改革,率先提出“一拳一操一游泳”“三自主”“五自主”等模式,在“大體育課程觀”的基礎上,形成教、學、練、賽、評課內外一體化,以體育德、以體育心的教學模式新探索。
北大體教部黨委書記陳征微也說,多年來持續引進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不光給北大師資隊伍帶來了世界級的專業力量,他們本身的經歷、百折不撓的體育精神、為國爭光的堅強意志更是滲透在體育課程當中的最好的思政教育素材。(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