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西寧1月12日電 題:冰雪經濟為高原鄉村振興賦能
新華社記者李琳海、白瑪央措、耿輝凰
穿著酷炫的滑雪服、佩戴雪鏡、手持雪杖,滑雪愛好者張國寧在雪道上沿著“之”字形俯沖而下,享受著風馳電掣般的極致體驗。
37歲的張國寧家住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城關鎮,記者見到他時,他帶著家人在當地康樂滑雪場體驗滑雪魅力。藍天白云下,伴隨著濺起的朵朵雪花,滑雪愛好者在雪道上滑出了一道道美麗的弧線。
康樂滑雪場位于大通縣東峽鎮康樂村,距縣城16公里,雪場占地面積約160畝,其獨特的地貌和氣候使雪場具備了雪質好、雪期長的自然條件。滑雪場四面松樹環繞,很多游客來雪場游玩“打卡”,零基礎的滑雪新手和滑雪發燒友們在這里親近自然,體驗滑雪樂趣。
康樂滑雪場經理馬錦云介紹,這座海拔2700多米的滑雪場每年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每到冬季,越來越多的人穿上滑雪服、帶上滑雪板、腳踏冰刀走向雪場、冰面……冰雪運動給一處處冰雪場地增添了人氣與活力,也改變著周邊鄉村居民的生活。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說,冰雪產業發展有望打破青藏高原“夏季短暫、冬季漫長”的旅游發展瓶頸,高原冰雪旅游、文化、體育等多產業正在實現深度融合,單一的冰雪觀光模式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36歲的馬生明家住康樂滑雪場附近,平時從事家政裝修。每年1月至3月,他作為雪場的雙板滑雪教練,每月能增收近7000元?!霸诮∩淼耐瑫r還能增加收入,滑雪教練是一份快樂的職業?!彼f。
崗什卡雪峰巍峨延綿,玉珠峰高寒險峻,阿尼瑪卿雪山主峰瑪卿崗日終年白雪皚皚……位于三江之源的青海氣候冷涼,冬季長達半年,一半以上地區每年12月到翌年2月平均氣溫突破零下10攝氏度。低氣溫、水資源充足、雪季漫長等因素都為青海發展冰雪經濟提供了“氣候保障”。
如果你沒去過青海崗什卡雪山,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夏季的滑雪登山樂園”;如果你沒登過玉珠峰,你一定錯過了“人生的第一座雪山”。這是戶外運動迷常說的一句話。
崗什卡雪山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近年來舉行的崗什卡國際滑雪登山交流大會等賽事吸引著眾多滑雪愛好者。周邊村鎮的農民牽著馬匹成為馱夫,賽事裝備及物資需要從海拔3700多米的過渡營地運到海拔4350米的賽事大本營。由于路段全是險峻山路,汽車難以進入,馱夫們承擔了運送任務。
馱夫們牽著滿載行李的馬匹,行走在崎嶇而艱險的山路上,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崗什卡雪山上留下一串串腳印,或深或淺,一直綿延向山巔……賽事期間,他們每天有近500元的收入。
隆冬時節,青海氣溫突破零下10攝氏度,但記者所到的每一個雪場內都是“熱雪”沸騰。姜海波出生在吉林長白山腳下,目前是青海瞿曇國際滑雪場的總教練,該滑雪場位于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每到周末,有近千人到這里體驗滑雪樂趣。
“從寒冷的東北到青藏高原,空間在變,不變的是大家對滑雪的熱愛。青海最大的優勢是白天溫度不是很低,這樣的氣溫對初學者來說很‘友好’。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培養了一批當地的滑雪教練,這對培育壯大高原冰雪產業非常有益?!苯2ㄕf。
依托滑雪場的“吸粉效應”,每到冬季,瞿曇鎮周邊的農家樂生意火爆。瞿曇鎮黨委副書記李紅婷說,雪場開業十年來,每年能為當地提供造雪師、服務員、滑雪教練等60多個崗位,每人年均增加1萬多元的收入。近年來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的不斷發展,也帶動民宿、餐飲等產業發展。
海東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楊發勝說:“如今,冰雪旅游將當地‘冷資源’變成了‘熱產業’,在滿足大眾滑雪需求的同時,為當地老百姓創造更多創業、就業機會,形成了‘打造產業鏈、富裕老百姓’的發展格局,為鄉村振興賦能?!?/p>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