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韓國江陵1月17日電閑記:六年后,再來平昌看奧運
新華社記者姬燁、陸睿
從北京前往韓國平昌,國際航段飛行時間一般只需要近兩個小時。有朋友開玩笑說,從北京市區開車去昌平,如果遇到堵車,“等你落地韓國,我可能還在路上呢”。
這里先說的“平昌”位于韓國東北部,隸屬于江原道,后說的則是咱北京的昌平區。北京距離平昌并不算遠,而作為體育記者,我再次來到這里已時隔六年。
六年前,2018年平昌冬奧會在這里舉行,之后冬奧進入“北京周期”。六年后,平昌所屬的江原道將于1月19日至2月1日舉辦冬青奧會;追隨前輩的腳步,全球頂尖青年運動員將相聚于此。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六年間的兩屆冬奧會和冬青奧會,全部在東亞舉行。
1月16日,當新華社報道團走出韓國首爾仁川機場,本屆冬青奧會的吉祥物“萌吉奧”前來迎接。據說,這個以雪球為原型的吉祥物,正是出自2018年平昌冬奧會吉祥物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在“打雪仗”時丟出的一顆雪球。
的確,2018年冬奧會投出的那顆“雪球”給舉辦地江原道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跡。從仁川機場一路向東,驅車三個多小時駛入江原道之后,道路兩側的冬青奧會標識多了起來。但在主要路口處,還擺放著當年平昌冬奧會時的五環和吉祥物。記者來到冰上項目比賽場館,看到這里多數也擺放著當年平昌冬奧會的吉祥物。
平昌冬奧會也給我留下許多難忘記憶。還記得短道速滑選手武大靖霸氣摘得平昌冬奧會中國代表團首金之后,我的同事、攝影記者蘭紅光抓拍了獲勝后的武大靖——身披國旗、高昂著頭;武大靖的表現,配上這張照片,真的令人振奮!還記得在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那精彩的《2022相約北京》8分鐘文藝表演,隨著圣火緩緩熄滅,冬奧“北京周期”留下了無數精彩瞬間和感人故事。
如今,時隔六年,奧林匹克圣火將再次在韓國燃起。與冬奧會相比,冬青奧會在影響力、商業價值等方面無法媲美;辦賽模式也是極簡的,比如主媒體中心,只在一個訓練館的一樓大廳擺放了十幾張桌子供記者寫稿;再比如,本屆賽事絕大多數項目都利用平昌冬奧會場館,不再新建場館。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直言,青奧會從創立之初就注定了它不會像奧運會那樣受到萬眾矚目,但青奧會也有小而美的獨特魅力。對于青年運動員來說,冬青奧會不設官方獎牌榜,引導青年運動員樹立正確的勝負觀;開設許多文化和教育課程,讓年輕人從運動生涯初始就了解奧林匹克價值觀、具備全球視野。對于觀眾來說,所有賽事門票都免費,人們可以擁有更多參與冰雪運動和了解奧林匹克的機會……
六年后,再來平昌看奧運,期待新一代青年運動員和所有參與本屆冬青奧會的人們一起,續寫奧林匹克的輝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