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 題:深挖百姓熱情 鑄牢體育強國根基——從精品賽事透視“三大球”基層活力
新華社記者吳俊寬
2023年,以貴州榕江(三寶侗寨)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村超”)、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為代表的基層“三大球”賽事火爆出圈,成為過去一年中現象級的體育事件。
為進一步推動基層“三大球”賽事繁榮發展,充分發揮精品賽事示范引領作用,推動社會面“三大球”參賽規模擴大和水平不斷提高,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2023年7月組織開展了首批群眾“三大球”精品賽事案例推薦工作,并于2023年12月公布了入選名單。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司長丁東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群眾參與足籃排“三大球”賽事熱情高漲,開展精品賽事案例推薦工作就是為了深挖基層典型,帶動普及推廣。2024年,這項工作還將繼續開展下去,以期帶動更多人來參與到“三大球”運動當中,為體育強國建設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搭建展示平臺
2023年開展的首批群眾“三大球”精品賽事案例推薦工作中,在充分考慮賽事的基本情況、社會影響力、政策導向、借鑒作用等因素的情況下,主辦方從推薦報送的近300個賽事案例中最終確定54個入選案例,包括足球項目18個、籃球26個、排球10個。
據統計,54個入選案例來自24個省區市,其中廣東省入選數量最多,共有五個,四川省和陜西省分別有四個案例入選。從區域劃分情況來看,東部地區有24個案例入選,西部地區18個,中部地區10個,另有兩項全國性賽事。從賽事開展時長來看,已經開展15年及以上的賽事案例共有28個,比例超過半數,如武漢晚報中小學生足球賽已舉辦29屆,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干部職工籃球賽已連續舉辦38屆。
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賽事活動處處長李論介紹說,通過這次案例推薦工作不難看出,“三大球”在各地群眾當中受到廣泛歡迎,從案例入選數量來看,東西部地區呈現“旗鼓相當”的態勢。各類賽事無論是體育部門組織的還是群眾自發開展的,都發展得紅紅火火。很多賽事已經堅持了很多年,在地方小有名氣,可能因為傳播宣傳效率不高等原因,還未能在全國范圍內為人們所熟知。
李論表示,精品賽事案例推薦工作就是要搭建一個平臺,把這些好的賽事挖掘出來,展現出來,讓這些賽事發揮出示范帶動作用,同時自身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深挖多元價值
2023年,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村民以村為單位組建的20支球隊,用98場比賽,踢出了火爆全網、火出國門的“村超”。在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提供的“首批群眾‘三大球’精品賽事案例情況統計表”中,對該項賽事的推薦理由中寫道:“賽事已突破體育范疇,形成‘網紅’效應,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民族團結等方面貢獻了頗多值得借鑒學習的優秀做法。”
據統計,“足球運動+民族文化”的奇妙組合,讓“村超”系列賽事吸引了全網超580億次瀏覽量。在“村超”系列賽事舉辦期間,當地累計接待游客超51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9.86億元。賽事成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注重賽事的多元價值和主題特色,也是精品賽事案例推薦工作的一大特點。以首批入選的案例為例,54個案例分屬全民健身、鄉村振興、民族特色、重點人群(青少年、老年群體等)、對外交流等不同主題特色。除了貴州的“村超”“村BA”,還包括來自內蒙古、廣西、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區的基層賽事。
“足籃排群眾賽事在民族地區廣受歡迎,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當地民族團結進步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李論說,“首批入選的賽事案例中,村鎮賽事共計13個,這些賽事都是面向基層百姓,對于活躍當地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助力鄉村振興,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促進交流互鑒
丁東表示:“首批群眾‘三大球’精品賽事案例推薦工作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嘗試,實際上整個推薦評選的過程也是我們梳理群眾‘三大球’開展情況,推動‘三大球’在基層發展的過程。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計劃在2024年繼續開展這項工作,并讓其發揮更大的效益。”
據介紹,今年將要開展的第二批群眾‘三大球’精品賽事案例推薦工作關注重點將更多向縣域賽事及村鎮賽事傾斜,聚焦群眾身邊的、長期舉辦的賽事,幫助其更好發展。此外,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也計劃與中國足協、中國籃協、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加強合作,共同扶持和推動項目在基層的發展,讓基層賽事和基層體育組織建設相互促進,相互帶動。
丁東透露說,對于首批入選的精品賽事案例,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也在謀劃分區域、分項目舉辦對抗賽等形式的交流活動,讓不同賽事中脫穎而出的球隊能夠有機會同場切磋,以球會友;也讓各地賽事活動的主辦方有機會廣泛交流辦賽經驗心得,就如何讓賽事長期健康發展、如何有效提升賽事影響力和傳播效能等方面建立交流機制,形成賽事之間相互借鑒,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