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韓國江陵1月26日電(記者盧星吉)26日,江原道冬青奧會高山滑雪項目比賽落下帷幕。本屆賽會上,一些來自非傳統高山滑雪強國(地區)的運動員開始強勢沖擊領獎臺;中國隊也有突破——首次參加冬青奧會的高山滑雪速度類項目。不過,賽果表明中國高山滑雪距離獎牌水準仍有很大差距。

1月22日,運動員和教練們在2024年江原道冬青奧會高山滑雪女子全能回轉比賽前熟悉賽道。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從滑行難度和競技性而言,高山滑雪項目被視為是冬奧雪上項目的“明珠”,很多來自雪上運動后發國家(地區)的代表隊都致力于攻克這一難點,中國隊也不例外。
傳統上,冬奧高山滑雪的獎牌競爭幾乎就在一個“小圈子”里,來自阿爾卑斯地區、北歐地區以及北美的運動員在這個項目中具有統治力。
但近年來,追趕者們也有突破。例如本屆冬青奧會上,英國運動員扎克·卡里克·史密斯在男子全能項目上奪得了該國冬奧級別賽事(包括冬青奧會和冬奧會)高山滑雪的首枚金牌,隨后在回轉項目中再得一金,并且在大回轉項目中摘得銀牌,勢頭可謂強勁。不少日、韓運動員的成績也開始進入中游水平,其中的佼佼者如日本選手鐮田宇朗,在男子回轉項目中獲得第四,距離領獎臺只有一步之遙。
中國隊開展高山滑雪項目尤其是速度類項目的時間不長。在本屆冬青奧會上,中國隊首次派出男、女運動員參加屬于速度類的超級大回轉比賽,其余各項高山滑雪個人項目也均有參賽。不過,目前中國高山滑雪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減速控制動作較頻繁,旗門線路選擇也相對保守,這導致他們雖能完成難度很高的冰狀雪賽道,花費的時間卻顯著多于計時牌上的領先者。

扎克·卡里克·史密斯在奪冠后慶祝
為什么中國隊的成績暫時落后?如何提升現役運動員水平?如何選拔出優秀的高山滑雪苗子?帶領中國隊參賽的外籍教練皮爾斯·艾德里安·艾利夫分享了他的觀點和建議。
這名曾率領意大利隊參加過6屆冬奧會、13屆世錦賽,以及600多場世界杯賽事的資深教練,給出的第一個觀點并不令人意外:現役的多數中國高山滑雪運動員學習滑雪太晚,且每年上雪的時間也不及歐洲對手,“雪感”和滑行技術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我們的隊員都是十多歲才開始滑雪,而一名典型的歐洲選手從四五歲起就開始接受專業訓練了,等他們到了我們隊員開始滑雪的年齡,對各種雪道、雪況已經相當‘見多識廣’。而且歐洲運動員在夏季還能在位于阿爾卑斯冰川之上的雪道訓練,甚至在南半球反季訓練。這就是我們的差距,所以過去我們的工作其實是在彌補失去的時間和經驗。”艾德里安說。
記者了解到,曾經,我國雪場可供訓練的雪期較短,但近年在新疆阿勒泰地區新開發的雪場,雪季能持續到5月底甚至6月上旬,有望增加可供訓練的時間。但是,由于目前國內商業滑雪場普遍缺少比賽用的冰狀雪條件,而考慮到雪道數量有限和成本太高,長期封道訓練也不現實。

2023年12月31日,雪友在新疆阿勒泰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滑雪。新華社記者 張嘯誠 攝
艾德里安特別強調了冰狀雪、專用競技賽道對于提升高山滑雪訓練水平的重要性。
“隊員們應該去更多有挑戰性的雪道上訓練,而且這些雪道還需要注水,形成冰狀雪,所以訓練不能只局限在國內的雪場。并且,由于目前中國國內的專業選手之間競爭還不強,比賽的競技性上限不高,他們還得去參加更多國際賽事。”
艾德里安關注到,目前國內從非常小年齡段開始滑雪的青少年越來越多,他認為這對于中國高山滑雪水平提高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但是他也指出,把青少年滑雪人口轉換為能參加職業高山滑雪競技比賽的運動員其實并不容易。
他的建議是要多舉辦青少年競技賽事:“中國需要有大量的青少年比賽,開始的年齡段也要小,并引導他們走上競技道路。雖然現在中國也有這樣的比賽了,但比起阿爾卑斯地區幾乎每個星期都有,還是顯得太少。”
艾德里安認為,在青少年比賽多起來的基礎上,還得把競爭激烈度提上來,他認為有必要設立真正全國性的賽事,讓全國的精英小運動員從小就在一起比賽、一同成長。

1月25日,江原道冬青奧會高山滑雪男子回轉比賽在韓國旌善舉行。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目前中國國內的競爭激烈度有限,假如小運動員們都只是在自己的圈子里比賽,就難以選拔人才。必須要有一些比賽,把他們放到一個盤子里來,才能知道誰是最好的。”
記者也了解到,盡管目前國內也有一些冠以“全國”名頭的青少年高山賽事,但在參賽者數量、來源的多樣性上,仍和艾德里安心目中的比賽有很大不同。
“還有一點我想說的是,中國有很多小孩從小學習滑雪,也參加過青少年賽事,但他們到了12歲就不再出現在比賽中了,就‘退役’了……”中學學業壓力導致的小運動員“12歲退役”現象,在高山滑雪領域也不鮮見。不過,艾德里安表示理解,他認為從總體來講,滑雪人口的增長總是會有好處的。
在冬青奧會的行程結束后,他表示自己將仔細觀摩接下來國內“十四冬”的高山滑雪比賽,對來自各地的運動員進行評估和選拔。
“我想把更多的苗子選拔出來,集合在一起訓練。”艾德里安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