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25日電(記者王春燕、何磊靜)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司長、“十四冬”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新在25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聯合培養政策意在全國范圍內推動發展冬季項目、給優秀人才集中地區的運動員創造更多參賽機會,相關政策將在“十四冬”后進一步優化完善。
“十四冬”期間,聯合培養政策備受關注。張新表示,長期以來,我國冬季項目主要依靠東北地區,南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基本不開展。為調動運動員輸送單位積極性,在“十四冬”實施了聯合培養政策。聯合培養政策的實質內容,就是運動員所取得的成績同時計入輸送單位和聯合培養單位。
張新說,實施聯合培養政策還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聯合培養有利于推動全國范圍內發展冬季項目,有效促進冬季項目整體水平的提升;二是由于冬運會對各單位參賽運動員人數有規定,黑龍江、吉林等省份雖然在一些項目上有很多優秀運動員,但可參賽人數有限,造成了人才浪費。
“黑龍江七臺河市是短道速滑之鄉,形成了從小學開始的體系化訓練模式,培養了大量短道速滑人才,但這些優秀苗子缺少參賽機會。通過聯合培養政策,能夠有效激勵像七臺河體校這樣的基層單位開展冬季項目訓練。”張新說。
張新表示,國家體育總局2018年實施冬季項目省區市聯合培養運動員政策以來,各單位在人才、場地、科醫等方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冬季項目加速發展,競技實力不斷提升,為北京冬奧會取得歷史最好參賽成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
但張新也表示,聯合培養政策是一把“雙刃劍”,在產生正向作用的同時,也可能因利益關聯存在默契比賽等賽風賽紀風險。為防范風險,北京冬奧會后,國家體育總局及時對該政策進行了規范調整,壓縮了冰球、冰壺、接力等多人項目聯合培養范圍,最大程度減少利益關聯,同時加強賽風賽紀監督,化解風險隱患。
“由于現階段我國競技冰雪發展還不平衡,優秀運動員大多集中于黑龍江、吉林等少數幾個省份,在‘十四冬’個別項目的半決賽、決賽中,出現了多名運動員實際上來自同一省份的情況。”張新說,“十四冬”結束后,國家體育總局將對相關政策進行進一步優化完善,通過政策的導向作用,引領各省區市繼續重視冬季項目發展,進一步加大自主培養人才力度,推動人才有序流動,實現冬季項目競技水平不斷提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