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北京冬奧會后首次舉辦的全國冬季項目大型綜合性賽事,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以下簡稱“十四冬”)除了在比賽項目、競賽規則等方面對標米蘭冬奧會,科技賦能也是本屆冬運會的一大亮點。
扎蘭屯賽區作為“十四冬”部分雪上項目的舉辦場地,山頂低溫、大風、低能見度、持續性降雪。為了能夠更好地保障賽區天氣情況,氣象工作者們布設天氣雷達、自動氣象站、激光測風雷達、輻射站、微波輻射計和地基遙感垂直觀測系統,可以同時實現地基、空基、天基全時空立體化監測。
與此同時,為了實現雪場氣象監測數據全覆蓋,“十四冬”綜合保障組氣象保障人員在雪場6條雪道建設了15套氣象監測站,在雪道的起點、終點和關鍵點,都設置了氣象監測設備。其中,地基遙感方艙的毫米波雷達是在成都大運會以后,第一時間到達了扎蘭屯賽區,也是第一次投入在冬季運動保障中。
在烏蘭察布涼城賽區,涼城縣公安局通過“科技賦能、智慧安保”,為“十四冬”賽事和廣大游客營造一個安全、有序、和諧、穩定的“冰雪盛會”。
涼城縣公安局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全面運用可視指揮科技信息化手段,搭建可視化、動態化、扁平化的點對點指揮調度系統“可視化分布式坐席管理平臺”。平臺接入350兆集群對接系統和安保指揮部指揮系統以及比賽場地全域和住地酒店人臉識別系統等900余路視頻探頭,實現公安網、互聯網、視頻專網互聯互通,指揮系統與“十四冬”運行指揮調度中心聯調聯試,大型活動現場情況、異常行為實時全面掌控,快速響應等功能,“智慧安保”作用顯現。
此外,涼城縣公安局組建了“地面巡邏隊+空中無人機巡控組”,地面“步巡隊”和無人機巡控組實現了一體化巡邏模式,構建了兩棲外圍巡防網格。通過配備的3臺大疆M210型號無人機提升了空中巡控力量,提高巡邏防控效率,減輕步巡人員壓力;無人機能達到日均飛行時間2小時,日均起降12余架次,對滑雪場外圍偏僻地段和賽事區域全方位覆蓋,提升治安防控效能,確保能夠在緊急情況下快速響應,為運動員、游客提供及時救助,智能化巡航為安保加碼。(光明網記者 劉希堯 內容來源:第十四屆全國冬運會執委會、內蒙古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