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上海3月26日電 題:風正勁,黃浦江上帆再起
新華社記者許東遠、胡佳麗
陽光透過云層,江面東風正勁,2024上海帆船公開賽開幕式26日在上海國際客運中心碼頭舉行,由15條J80帆船、8條ILCA6帆船及3條雙體帆船組成的巡游船隊在陸家嘴“三件套”的映襯下,破浪爭流。
150年后,上海與帆船再續不解之緣
從遠古時代、農耕時代到大航海時代,帆船這種由船體、桅桿、帆、繩索、舵、槳等構成的水上工具,為推動人類歷史進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海與帆船運動一直有著特別的緣分。1873年,在上海黃浦江舉行的首屆上海杯帆船賽成為近代中國帆船運動的啟蒙;20世紀60年代,上海成立正式的帆船組織,成為新中國開啟帆船運動的先行城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上海的帆船運動員開始活躍在全國、亞洲甚至世界舞臺,并在亞運會、奧運會等國際賽場取得優異成績。
上海運動員徐莉佳在北京奧運會上取得帆船激光雷迪爾級銅牌,在倫敦奧運會上奪得金牌,將上海競技帆船、中國競技帆船帶入新的高峰。2012年奪冠后,徐莉佳曾說:“希望能像600年前的鄭和一樣,讓中國航海在世界揚名?!?2年后,夢想走出了堅實的一步。
此次徐莉佳作為賽事形象大使以及賽事村“村長”,向全球帆船好手廣發召集令?!跋M讓觅愂潞?,國內外選手把在上海的經歷傳播到世界各地,打響‘上帆’名氣。也希望這樣的賽事能讓更多市民朋友了解這項運動,能鼓勵他們參與帆船運動,享受航海帶來的樂趣?!?/p>
“上海依水而生、因水而興?!贤А晒εe辦后,在黃浦江上,以最美的天際線作為背景,上海帆船公開賽應運而生。”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表示,此次賽事的舉辦,不僅能推廣普及帆船運動,傳遞乘風破浪、激流勇進的拼搏精神,更生動展示了上海浦江兩岸的人文脈絡和濱水空間的魅力。以國際體育賽事帶動文體商旅展聯動,充分釋放賽事經濟效益,成為上海加快建設國際體育賽事之都的新賽道。
一帆一影,連接中外
“來中國參賽對我而言是一份獨特的體驗,這也是中國向外國選手展示自己帆船文化的好機會。”來自英國的運動員喬恩·埃米特表示,帆船是一項勇敢者的運動,它的魅力在于,不僅需要運動員在強風中具備航行技能,更要有頭腦,有和風對抗的策略,就像下棋一樣。埃米特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來到上海,通過帆船感受這座城市的呼吸。
賽事競賽地點為滴水湖,設置J80級及ILCA6級賽事(公開組)。參賽船艇數量為35條ILCA6級及25條J80級帆船,人數共計約300人。J80項目計劃進行10輪場地群發賽,ILCA6級計劃進行8輪場地群發賽。
上海東浩蘭生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駿煒介紹,此次賽事還邀請了六屆世錦賽冠軍馬辛·魯達夫斯基等頂尖高手。“精英選手的參賽,不僅提升了賽事的專業性和觀賞性,也是對外交流的好機會。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在賽場外,有機會領略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上海獨特的人文景觀以及上海市民的熱情好客。”
“文體旅”融合,“上帆”溢出效應未來可期
近期發布的《2023年上海市體育賽事影響力評估報告》顯示,2023年在上海市舉辦的118項體育賽事,有19萬人次參賽,129萬人次現場觀賽,帶動消費37.13億元,拉動相關產業效應達128.64億元。上海體育大學教授黃海燕表示,大型賽事構建消費新場景,帶動上海消費市場,充分發揮體育賽事拉動內需、帶動產業發展的獨特作用。
以體帶景、以景促賽,一帆一影之間,觀眾和運動員在欣賞帆船運動的同時,也能感受上海的城市風貌。此次賽事也是一場“文體旅”的跨界組合,達到“1+1+1>3”的社會影響力。除了緊張刺激的帆船賽事,黃浦江畔虹口濱江區域在3月23日、25日及26日設置“上帆”賽事村,邀請廣大市民前來參與航海文化、航海互動、海洋公益、休閑娛樂、拍照互動等板塊活動,并與中國航海博物館聯動,助力市民了解航海文化與帆船賽事。
此外,一場以帆船為主題、藝術與體育相結合的交響音樂會將在臨港演藝中心上演?!吧戏埂苯豁懸魳窌埖絿鴥戎麡穲F上海愛樂樂團、鋼琴家葛灝演奏,演唱家陳美玲、李再耀、力量之聲組合與帆船運動員劉枘、徐欣怡聯袂獻唱,趙曉鷗擔當指揮。
“賽事舉辦地臨港有著非常好的城市空間規劃,藍綠比(生態空間)超過50%,豐富的路網和生態空間成為運動休閑的重要承載地?!迸R港新片區管委會商業和文體旅游處副處長朱峰表示,這幾年臨港在積極探索“體育+文化+旅游娛樂”融合發展,即將投用的耀雪冰雪世界將在未來成為市民體驗冰雪運動的好去處。與此同時,滴水湖的水上運動項目也特別豐富,是很多年輕人鐘愛的開展水上運動的地方,上海主城區許多市民已把到臨港運動當成一種時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