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曾麗萍 程里禮)“快3年了,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能活這么長時間!”近日,在鄂州市中心醫院,47歲的鄧女士慶幸地說道。
三年前,鄧女士因排便現狀改變,在外院檢查時,腸鏡結果顯示:腸鏡進入距肛門16cm可見一環周隆起新生物,管腔狹窄,無法進鏡?;颊邽榍筮M一步診療,遂慕名來到鄂州市中心醫院。在為該患者進一步檢查后,其結果顯示患者全腹部增強CT顯示為乙狀結腸腫瘤性病變伴肝臟多發轉移。
這個結果讓鄧女士和家人幾近崩潰,腫瘤已經轉移,不就是晚期了嗎?接下來應該怎么辦?“結腸癌肝轉移雖然已屬于腫瘤晚期階段,失去了手術機會,但可以通過腫瘤內科新輔助化療,將不可切除的腫瘤轉化為可切除腫瘤。”普外科專家的一番話,讓鄧女士一家重新燃希望。
于是在腫瘤科接受了8輪化療后,次年初,鄧女士再次來到腫瘤科,經專家綜合評估后,患者肝轉移灶縮小約80%,通過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病情后,轉普外二科行減瘤手術治療,醫護團隊通力合作,整個手術全程微創,歷時5小時,術后6天鄧女士就就恢復出院了。
第二年,鄧女士又回到普外一科,在超聲引導下行肝病損射頻消融術”術中處理3處新發病灶,因該術式創傷小、恢復快、可多次重復操作被患者接受,術后恢復可,術后繼續在腫瘤內科行化療治療。
目前,MDT(多學科聯合診療)是國際公認的腫瘤治療模式,該治療模式整合了醫院的各個學科優勢,鄧女士乙狀結腸癌赴鄂州市中心醫院院就診時,已處于晚期階段,經過普外一科、普外二科、腫瘤科的聯合,應用手術切除、射頻消融、化療、靶向、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使病人能夠獲得整體化、綜合性的治療方案,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腸癌肝轉移發生率并不低,不及時干預五年生存率幾乎為零。”普外科主任陳怡發介紹,一旦出現肝轉移,患者預后較差,如未干預轉移病灶,患者自然病程僅5—10個月,五年生存率幾乎為0。該患者最開始預計生存者只有半年,到現在已經存活將近3年,多學科聯合治療效果確切,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時間。
作為鄂州市癌癥防治中心單位,該院通過多學科聯合開展肝癌高危風險評估問卷調查,提高全市肝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比例,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通過篩查高危人群、明確高危因素并進行有效干預,助力于肝癌預防工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