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鄭雅曼)“抱著試試的心態來法庭,沒想到這么快就幫我解決了問題,給百步亭社區法庭和居委會點贊!”
家住百步亭某小區的劉女士在家中陽臺晾曬羽絨被,午休時分,突然一股焦糊味傳來,劉女士起身查看,發現晾在欄桿外的被褥已經竄出小火苗,于是趕緊收回被褥、撲滅火苗,并在被子中發現一枚煙嘴。
“亂扔煙頭太危險了!”看著“滿目瘡痍”的被子,劉女士感到一陣后怕,她來到百步亭社區法庭,將十樓和十一樓的六戶人家告上了法庭。
百步亭社區法庭在收到劉女士遞交的立案材料后,詳細了解相關情況,安撫劉女士情緒,在法官的耐心引導下,劉女士選擇通過訴前調解化解矛盾糾紛。
依托“139聯動平臺”,即通過“一法庭、三職能部門、九居委會”聯動解紛機制,百步亭社區法庭將信息通報至居委會,充分發揮居委會扎根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共同參與調解。
承辦法官認為,當前關鍵問題在于如何將“天降煙頭”的肇事者鎖定在最小范圍內。承辦法官會同網格員,與劉女士一道前往樓棟實地勘察、逐戶走訪,通過仔細觀察樓層布局及每戶門窗結構、生活習慣、作息規律,綜合分析后最終將排查范圍鎖定在其中的三戶人家。
但在上門調解過程中,案件又陷入僵局。十樓的住戶表示,自己家從來不抽這個品牌的香煙,煙頭不是他家里人丟的;十一樓的住戶說當時自己家里人都外出了,煙頭不可能是他們家丟的……誰都不愿意為這一枚小小煙頭造成的損失“買單”,提出既然對方要對簿公堂,那他們也“奉陪到底”。雙方態度堅決,誰也不肯讓步。
為實質性化解糾紛,承辦法官仔細梳理案件事實、分析現場情況,結合多份高空拋物判例,制定了詳細的調解預案;同時,聯合居委會發動社區“調解能人”和志愿者,分頭、多次上門,結合每戶實際情況展開調解工作。經過幾次“交心”調解,幾戶態度逐漸有所緩和,大家最終同意面對面交流解決問題。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承辦法官和居委會工作人員邀請雙方來到小區里繁花盛開的“同心亭”,面對面平和地坐下來共同協商。
承辦法官耐心解釋“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勸導雙方換位思考、互諒互讓,共同維護和諧宜居的小區環境。雙方在法官的耐心勸說下,也逐漸動容、敞開心扉,理智表達各自的意見。劉女士主動降低賠償金額,三戶住戶也理解劉女士的遭遇,表示同意分攤賠償,雙方當事人當場握手言和并履行完畢。
在法官的引導下,雙方共同簽署了《杜絕高空拋物承諾書》,圍觀的居民紛紛點贊,表示這件事也給大家提了個醒,高空拋物萬萬不可。
至此,一場鄰里糾紛圓滿化解,法官耐心調解既解“案結”又解“心結”,對小區居民起到了“教育一片”的效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