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天津4月11日電 (王在御)11日,“華枝春尚,上巳雅集”農歷三月三上巳節迎春活動在李叔同故居紀念館與游客見面。

4月11日,“華枝春尚,上巳雅集”農歷三月三上巳節迎春活動在李叔同故居紀念館舉辦。圖為活動現場。王在御 攝
本次活動由李叔同故居紀念館和天津市美術中學叔同研習社聯合舉辦,身著華服的師生游客在文化巨擘李叔同先生的家中向大師像行禮獻花,隨后進行了洗濯儀式、臨水修禊、古樂舞蹈、香囊寄情等傳承上巳節傳統文化的活動環節。
活動中,來自天津市美術中學初、高中的同學們還在故居園林中為踏青游園的游客進行了昆曲表演、古風獨唱,少年們朝氣蓬勃地演繹中國傳統文化,讓現場游客贊不絕口。
天津博物館副館長、李叔同故居紀念館館長沈巖在采訪中表示,李叔同先生是天津的文化名人,同時也是中華文化瑰寶。年輕人在充滿先賢思想和氣息的地方,復原古禮,沿襲傳統習俗,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鮮活呈現,同時也體現了青年人熱愛祖國、以德立美的精神追求。

4月11日,“華枝春尚,上巳雅集”農歷三月三上巳節迎春活動在李叔同故居紀念館舉辦。圖為活動現場。王在御 攝
“我們希望通過華服的藝術表現形式和上巳節習俗展示來承襲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并期待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大師家中,走進李叔同先生的精神世界,傳承大師的美育理念,奔赴天津這座美好的城市。”沈巖說。
天津市美術中學教務處主任秦媛表示,上巳節亦稱“春日浴”,是中國古代的“公共衛生日”,古時人們在河濱沐浴嬉戲,以祓禍祁福,謂之“祓禊”。魏晉以后,上巳日又演變為文人雅士臨水飲宴的重要節日。
“華服是最美的中國文化,在李叔同先生的家中臨水修禊,清凈身心,與游客一起祈福平安,我覺得很有意義。我們還邀請賓客一同品茗談道,制作香囊,感覺自己學過的那些魏晉名士的逸趣與風骨都變得無比真實。”天津市美術中學的學生們說道。

4月11日,“華枝春尚,上巳雅集”農歷三月三上巳節迎春活動在李叔同故居紀念館舉辦。圖為活動現場。王在御 攝
天津市美術中學叔同研習社負責人朱玥介紹,上巳節亦有“桃花節”的美名。古人在三月美景中以香囊來傳達情意,因此,“上巳節”也有中國最古老的情人節之說。
“來李叔同故居紀念館參觀,正好趕上這么有意思的活動。我也跟著制作了一個香囊,帶回去送給老伴兒,我們國家擁有最浪漫的傳統文化。”恰巧來天津旅游的北京游客李楠表示。
沈巖認為,春約大師故居,體驗上巳節的傳統文化,是學生們重新發現、感知和了解大師美育思想的一次藝術實踐。“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在大師家中傳遞給來到這里的每一個人,不僅提升著人們對民族精神的理解,也激發著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未來,我們還會在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舉辦各類活動,讓大師美育理念廣泛傳播,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走進傳統文化,以文化人,以文潤城。”(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