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4月11日電 (記者 應妮)無錫民族樂團10日晚首次亮相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奏響獨具江南風格的民族交響《夢華江南》,美妙的江南風情融入悠揚的民樂聲中,極具藝術感染力,贏得首都觀眾熱烈掌聲。
首次受邀參演國家大劇院第二屆“國樂之春”,無錫民族樂團這場音樂會分為“吳風梅韻”和“瑰麗太湖”兩部分,共呈現了《大運之河》《梅之韻》《梁溪音詩》《吳風鼓樂》《第二二胡協奏曲——太湖風情》《夢華太湖》等六首無錫民族樂團原創委約作品。整場音樂會融入了無錫民歌、錫劇、蘇南吹打、江南絲竹等多種江南音樂元素,描繪了江南的旖旎風光和無錫的風土人情,帶領觀眾走進如夢似幻的江南水鄉。
音樂會在民族管弦樂《大運之河》中拉開帷幕,在音樂聲中觀眾感受到了清風徐來、楊柳依依的運河美景。《梅之韻》保留錫劇原始唱腔的基調和韻味,并進行了突破和創新,傳遞出中國傳統吉祥、喜氣之感。《梁溪音詩》則以民歌《無錫景》的音調為素材,結合江南絲竹的器樂化語匯創作而成,融入具有現代感的音樂表現手法,展現出當代無錫古今文化交相輝映的盛景。《吳風鼓樂》采用了無錫民歌和錫劇唱腔的音樂元素,吸取了蘇南吹打和江南絲竹的演奏特色,表現出了江南人含蓄內斂的性格特征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無錫被譽為“中國二胡之鄉”,一代大師劉天華、阿炳皆誕生于此,亦有當代著名的無錫籍二胡名家閔惠芬、鄧建棟等杰出人士,用二胡協奏曲來描繪太湖的旖旎風光最恰當不過。音樂會下半場則呈現了兩首以太湖美景為主題的作品。王建民作曲的《第二二胡協奏曲——太湖風情》由無錫民族樂團藝術總監、二胡演奏家鄧建棟與樂團合作,描繪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太湖勝景。民族管弦樂《夢華太湖》則以浪漫的音樂語匯描繪太湖。
作為目前國內最年輕的職業民族樂團,建團三年以來,無錫民族樂團不斷挖掘具有江南特色的國樂文化內容,秉承創作具有“吳文化、太湖文化和江南文化”特色的時代精品,先后推出了大型原創民族音樂會《光明行》《夢華江南》以及多部原創民族管弦樂作品。
鄧建棟介紹,樂團成員平均年齡在28歲,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去年共完成100多場演出,且已經有較成熟的演出季,在職業化的道路上越走越扎實,“無錫民族樂團竭力挖掘和開發當地本土的傳統文化,在這個基礎上形成樂團獨特的風格。除了立足本土文化之外,我們還放眼國際,將當代的、國際的元素融入到創作當中,也將會赴海外演出,傳播地道的江南文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