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左乙辰 通訊員 程旭東)“我們不僅了解了身邊發生的革命故事,更深刻地認識到當今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強大我們的祖國。”4月16日,由 “血水塘”革命故事改編的皮影戲,在大冶市陳貴鎮小學“皮影戲小劇場”上演,該校503班學生張正興聽得格外認真。
據悉,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其流行范圍極為廣泛。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湖北皮影戲以江漢一帶較為知名。

“今年,學校為了豐富第二課堂內容,開設了皮影戲興趣社團,幫助孩子們通過繁瑣的皮影制作和劇本編排提升專注力和想象力,讓他們在玩樂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樹立文化自信。”陳貴鎮小學美術老師龔婷介紹,社團成立之初,她們將《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具有民族風格的動畫片中的經典片段節選出來,帶領學生制作皮影并演出。
在該校皮影戲社團,一張張由學生親手制作的皮影,以故事為板塊陳列在教室的展架上,在一組組帶著濃濃傳統文化色彩的皮影板塊中,一組 “血水塘”主題的皮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關于這組“另類”皮影的由來,該校校長陳翠芬娓娓道出:今年4月初,學校組織學生們前往陳貴鎮南山村等有著紅色文化色彩的地方,開展清明祭奠革命先烈活動。在此過程中,她發現學生們在“血水塘”紀念碑聆聽本土的革命故事時,顯得非常安靜。
看到學生們那種嚴肅而認真的表情,陳翠芬開始思考:在傳承紅色文化的教學中,或許身邊的故事更能打動人。由此,她和老師們查閱相關歷史資料,了解“血水塘”的故事并著手編排該主題的皮影戲。

構思、打底稿、繪制、上色、裁剪、安裝,孩子們一邊聽著老師訴說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事跡,一邊動手制作皮影。“在制作‘血水塘’的主題皮影課中,孩子們顯得尤其專注。”龔婷介紹。
首場“血水塘的故事”上演,集聚了老師和孩子們對紅色故事的理解和思考,以皮影戲表演的形式生動地將革命故事呈現在大家面前。“陳貴鎮自古以來便是紅色之地、豐饒之地、美麗之地,這塊土地可以講的故事很多很多。”陳貴鎮中心學校校長鄭小平表示,學校將不斷開發更多的類似“雙減”課程,講好“陳貴故事”,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賡續紅色文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