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蘇州4月20日電(張蔚然 國璇 邵燕飛 徐珊珊)“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從過去‘一條街’的保護利用,到如今整個歷史街區的全面保護、系統保護,對其中的文物建筑進行修繕后,我們會根據文物建筑的空間、特點以及承載的歷史信息加以利用。”4月20日,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古城保護委員會規劃保護處處長王永法受訪時說。

姑蘇區古城保護委員會規劃保護處處長王永法。邵燕飛 攝
王永法口中的“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位于蘇州古城東北隅,面積約為116公頃。街區現存的整體布局與宋代《平江圖》基本一致,仍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鄰”雙棋盤格局以及“小橋流水、粉墻黛瓦”的江南水城風貌,是蘇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歷史文化保護區。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至今仍保留著8000戶居民,在這一“蘇州古城的縮影”中,人們夢回千年江南水鄉,探索人與古城的共生之道。

圖為游客游覽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張蔚然 攝
“我們將有些文物建筑公益性地對外開放,有些則作為發展人文新經濟的空間載體。”王永法說,比如昭慶寺作為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內的文物建筑,既有非遺展示館,又有以非遺文化為主題的圖書館,還有場地供老百姓聽蘇州評彈。
以人民為中心,服務老百姓和全國的游客,是當地對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利用的宗旨。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里的8000戶居民能享受到‘一刻鐘生活圈’——購物、衛生、社區服務等生活配套在15分鐘內都可以得到滿足。”王永法說,近年來,他們還通過管線入地、雨污分流、河道水質處理、街面環境整治等一系列基礎設施提升工作,增強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圖為平江歷史文化街區街景。張蔚然 攝
2005年,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亞太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 2022年,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更新實施案例入選住房城鄉建設部《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示范案例(第一輯)》,平江片區古建老宅活化利用入選江蘇省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名單。
在保護和利用的關系上,王永法表示,當地堅持在保護的基礎上加強對文物建筑的利用,通過保護促進利用,通過利用加強保護,實現良性循環,達到讓文物建筑“活”起來的目標。(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