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志君)為持續推動能力作風建設走深走實,破解城建檔案利用效果反饋收集難的問題,十堰市城建檔案和地下管線管理處工作人員從主觀找原因,轉變觀念換腦筋,經過認真探索并結合工作實際初步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
設立專門的反饋渠道,如面對面溝通、電話回訪、提供郵箱或微信等,方便用戶隨時提供反饋。設計簡潔明了的反饋表格,確保利用者能夠輕松理解和填寫。設定相應的反饋時效,根據查詢目的,能夠現場填寫評估利用效益的由利用者當場填寫反饋意見表;不能現場填寫的,則由工作人員按月或季度收集反饋,確保反饋信息的及時性和連續性。
通過媒體、網絡等渠道分享城建檔案使用成功案例和取得的效益,提高檔案使用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在提供城建檔案查詢調閱服務時,主動向利用者介紹反饋的重要性,并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反饋。
4月16日,十堰市城建檔案和地下管線管理處檔案管理科一連收到2份利用效果反饋,其中一起由施工合同引起的經濟糾紛預計為當事人挽回上百萬損失。查閱者稱:“這個表格清晰明了,一看就知道要填寫什么。”
4月19日一破產經營公司前來調取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項目前期規劃資料,用以辦理不動產首次登記。檔案調取完蓋章以后,工作人員拿出反饋登記表讓其填寫,查詢人面露難色:“你這什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我該怎么說呢?”工作人員立即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對于檔案利用效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注釋,并耐心細致的進行講解。該查詢人員豁然開朗:“我明白該怎么寫了,這是為老百姓辦實事,保障群眾的購房利益,屬于良好的社會效益對不對?我寫好了下午回公司蓋章就幫你帶過來。”
城建檔案利用效果的反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反饋機制需要不斷優化。這包括反饋渠道更新、內容調整、服務質量提升、利用效益深入挖掘等,通過實踐持續改進反饋機制,讓大家了解城建檔案利用的具體場景和利用者滿意程度,以及檔案利用對城鄉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等方面的效益成果,從而提升公眾認知和認可,增強城建檔案工作社會影響力,推動城建檔案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城市建設和發展。
今年一季度共調閱170個項目合計1956卷,其中電子檔案拷貝達33GB,接待服務81人次。下一步,十堰市城建檔案和地下管線管理處將繼續加大能力作風建設力度,積極跟蹤收集整理城建檔案的使用情況和取得的效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