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棗莊4月23日電 (沙見龍 劉雅麗)走進位于棗莊市高新區興城街道井子峪村的棗莊窯劉兵陶瓷工作室,一顆顆橙黃色、紅銅色、黃紅相間的油亮大石榴整齊擺放在架子上。“熟透”的石榴撐破肚皮,露出滿滿的、晶瑩剔透的籽兒,深紅的顏色令人垂涎欲滴。
這些以假亂真的陶瓷作品,都出自于棗莊窯陶瓷燒制技藝傳承人劉兵之手。劉兵1989年畢業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淄博陶瓷學院,求學期間,他被一件件精美的棗莊古窯址出土的陶瓷所吸引,并對“棗莊窯”陶瓷創燒作了系統的研究。
在了解“棗莊窯”的歷史后,劉兵放棄了經營多年的設計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棗莊陶瓷的研究和制作上。通過7年近200窯的試燒,終于將棗莊遺失千年的隋唐青瓷、宋元白瓷和明清黑瓷恢復成功。特別是隋唐青瓷的復燒成功,不僅得到國內陶瓷專家的認可,更在國內外多次榮獲大獎,成為了恢復原礦隋唐青瓷第一人。
劉兵做的“陶瓷石榴”形象逼真、種類多樣,不僅有傳統青瓷制作的鏤空雕刻石榴花瓶,還有卡通石榴擺件、石榴筆筒、石榴花盆等文創產品,造型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他告訴記者,陶瓷產品制作工藝復雜,“陶瓷石榴”由于造型較為特別,制作一個產品往往需要十多道工序。
在自己的眾多石榴作品中,最令劉兵滿意的作品還要數“開口笑”石榴擺件。據劉兵介紹,“開口笑”石榴擺件將上釉彩陶和水晶、琉璃等材質相結合,不僅完美復制出了成熟石榴的油亮飽滿,還展現出石榴籽緊緊依偎在一起的晶瑩剔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造型景觀。
談起為何要將陶瓷工藝和石榴造型結合在一起,劉兵表示,棗莊具有深厚的石榴文化底蘊,作為陶瓷燒制技藝的傳承人,利用自己的技藝傳播發揚家鄉文化是他的責任和義務,“將自己的手藝和棗莊石榴元素結合在一起創作,并收獲大家的喜愛,對我來說十分榮幸。”
眼下,劉兵的“陶瓷石榴”不僅收獲了消費者的青睞和認可,也為他的工作室帶來了許多新訂單和關注。
由于現在的制作主要依賴手工,生產效率十分有限,隨著客單量供不應求,下一步劉兵還打算繼續改進工藝,爭取早日形成“陶瓷石榴”的產品化生產,向海內外推介棗莊的石榴文化。(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