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曠 通訊員 楊保華 李宗吾
“現在,我終于知道您的時間都去哪兒了……”4月26日,張鋆哲給父親張孝平打去電話,聊起“五一”假期安排,兩人都要值班。
他們是父子,也都是警察。張鋆哲是荊門市公安局民警,張孝平是荊門市公安局高新區·掇刀區分局掇刀石派出所的社區民警。
為讓群眾過個平安祥和的“五一”長假,湖北公安機關將啟動高等級勤務。像這對父子一樣,全省每天將有4萬警力在崗執勤值守。
風勁揚帆正當時,躍馬揚鞭奮向前。一直以來,湖北公安一代代警營最美勞動者,自覺弘揚勞模精神、爭當警營工匠、下足繡花功夫,用青春、熱血乃至生命助力平安建設提檔升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勞模精神 護佑民安
4月27日21時,武漢市公安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茅店派出所,民警張文昌還在社區警務室忙碌。
“社區警務就是要沉下去、守得住,不斷查找不安全不穩定隱患,然后有針對性地解決,最后達到社區長期平安的目標。”張文昌說。
2008年12月,張文昌參警,在派出所刑偵崗位歷練了三年。2011年11月,他主動請纓扎根社區,一干就是13個年頭。工作期間,他主動辭去副所長職務,表示“只想當好一名社區民警”。
他以“張文昌警務室”為依托,創設“平安驛站”“庭所聯動解紛工作站”和社區法庭,實現全年調解員駐警務室接待群眾、化解矛盾,2023年組織調解矛盾糾紛850多起。
在湖北公安機關,像張文昌一樣長期扎根一線的派出所民警、一線交警有近3萬名。他們數年甚至數十年如一日,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近距離無聲守護,把一生獻給公安事業和人民群眾。
59歲的黃岡市公安局黃州區分局交警邵細輝還有三個月就退休,兩鬢飄霜仍不想躺平,每天堅持執勤、巡邏、查車。神農架林區公安局紅坪派出所所長胡學軍,在山高、林深、路險的“華中屋脊”當派出所民警33年,推動轄區連續11年無“民轉刑”“刑轉命”案件。隨縣公安局厲山派出所所長龔瑜,辦案總是身先士卒,參與破獲刑事案件200余起。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他不顧個人安危,跳入沒過胸口的洪水中將百姓救起。
還有不少機關民警放下身份、辭去領導職務,帶著情懷、技術、經驗下沉到派出所,當起了社區民警。2023年,武漢、宜昌、孝感、鄂州公安機關1000余名民警下基層走向社區、田園。從“攻大案”到“破小案”,從“指揮員”到“調解員”,他們聚焦“小事小案”的民生,專司社區警務,零距離服務群眾。
巡邏防控護民安,熱心救助暖民心,廣大公安民警用責任和擔當筑起平安防火墻。近三年,湖北省群眾安全感持續保持在98%以上。
用工匠精神 懲惡揚善
“這幾起案件現場留的鞋印,與你的鞋底花紋紋路一致,案發時你也出現在周圍。怎么解釋?”
4月25日,在松滋市公安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訊問室,面對刑偵大隊副大隊長曾勇不斷拋出的關鍵證據,嫌疑人萬某再也無法狡辯。
近期,松滋市南部鄉鎮發生多起撬防盜窗入室盜竊案。
曾勇通過指紋比中嫌疑人萬某。4月20日,萬某被抓,但他只承認4起盜竊案。
曾勇查閱萬某作案的所有案卷,研究其作案習慣,掌握其心理特點,制定詳細的審訊計劃,迫使萬某如實交代18起盜竊案。
從警30年,曾勇參與勘驗案發現場8400余次,利用痕跡物證直接認定案件2800余起,帶破案件4200余起,獲得“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湖北省刑事犯罪信息破案能手”等多項殊榮,榮立個人一等功。如今,他頭發全部脫落,視力下降到0.1,仍然在刑偵崗位上求索。
新發于硎,及鋒而試。每一次勘查現場、尋找證據、追蹤線索,都是與犯罪分子無聲的較量,拼的是細心、毅力和專業。湖北公安民警以工匠精神鉆研反制技術和破案手段,以繡花功夫抽絲剝繭尋找偵查破案突破口。全省公安隊伍中,令罪犯聞風喪膽的“公安獵人”層出不窮。
宜昌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技術大隊副主任法醫師侯展超,運用精湛的檢驗技術直接破獲命案積案6起。黃石市公安局開發區·鐵山區分局指揮中心民警嚴睿琦,研發涉詐涉賭案件資金穿透法,參與破獲電詐案件60起。荊州市公安局沙市區分局立新派出所教導員劉曉杰,細化51種警情規范處置指引和8類常見案件取證指引,幫助偵破一批“零口供”案件。
2023年12月,省公安廳聯合省人社廳、省總工會等部門,舉辦“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全省公安警務實戰綜合技能競賽,1名民警被推薦參評湖北五一勞動獎,3名民警被推薦申報“湖北省技術能手”,在全警樹立爭做警營工匠的實干導向。
目前,湖北公安機關擁有高素質情報研判人才6000余名。他們成為各地敢打必勝的中流砥柱。2023年,湖北省110出警信息及時反饋率、案件及時受立案率、新型犯罪現勘率均在96%以上,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0.1%。
用賽馬精神 礪煉精兵
“終于抓到你的‘尾巴’了!”4月19日晚,在省公安廳打擊整治一體化作戰中心,廳刑偵總隊民警李堃盯著電腦屏幕上的一串信息滿臉興奮。那是一起重大電詐案件的“七寸”。
李堃,從派出所民警進階為全國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家,得益于人才“三場”的培養。
面對違法犯罪信息化、智能化趨勢,省公安廳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圍繞規范執法、偵查辦案、基層治理等實戰急需和能力短板,組建“情指行”、打擊整治等一體化工作專班,將其打造為敢打必勝的“戰場”、戰訓合一的“練兵場”、比學趕超的“賽馬場”。在比著學、賽著干的氛圍激勵下,一批批民警專注實戰、勤于研究,在解決難題中得到歷練。
2021年,來到省公安廳打擊整治一體化專班前,李堃是小有名氣的反詐民警。他坦言,在專班這個更廣闊、更前沿、更激烈的賽場,讓自己感受到本領恐慌。他和同事更新理念、迭代戰法、增長才干,深度挖掘案件線索,為一線辦案“精確制導”。
各個專班挑選實戰專家當引路人,帶領有潛力的青年民警捆綁作戰、共同成長。黃石市公安局民警陳冠蓓來到省公安廳打擊整治一體化專班時是研判“小白”。學習2個月后,她便可以獨立研判,回到原單位承擔起偵查重任。
湖北公安機關還廣泛開展了比武競賽、模擬演練,讓民警輔警在實踐中“墩苗”“壯骨”。2023年,全警專業能力提升培訓,13萬人次受益;為期4個月的最小作戰單元現場處置專項訓練,3萬余名基層民警輔警參訓。
“我們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樹立了正確導向,激發了全警士氣,讓想干事、能干事的民警有了施展才華的動力和舞臺,人才‘裂變效應’日漸顯現。”省公安廳政治部負責人介紹,2020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522個集體榮立一、二等功,1177名民警榮立個人一、二等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