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蘇州4月30日電 (記者 高凱)茅盾文學獎得主金宇澄的“繁花書房”日前于蘇州黎里古鎮正式開幕。近百文化領域頗具影響力的作家、藝術家、建筑師、設計師、學者齊聚一堂,見證書房開幕。
“繁花書房”坐落于黎里古鎮中金家弄/建新街38號,是金家祖屋,曾是金宇澄太祖母、祖母、父親的居所。因時代演變,這里后來成為大雜院,知曉內部細節的人于今都已離世,因此,整體的改造以當代審美為主,黑白基調,上下通聯,簡潔明快,既保留江南民居特征,也盡量做了新穎趣味設計,從立項到完成歷時五年,金宇澄攜手設計師們,將書房集文學美術、前輩歷史、個人畫室等多功能于一體。金宇澄說,這個階段,祖屋與他都經歷了“戲劇性轉變”。他把對故鄉的眷戀和個人審美融入書房的細節中。
“繁花書房”門牌為金宇澄刻制,也制作了同款藏書章,老宅門口仍掛著原有門牌,這在金宇澄看來是一種“平和、安穩的感覺”。在金宇澄的文學題材中,故鄉黎里是他的文學之源。在《洗牌年代》《繁花》《回望》《碗》以及手繪圖中,古鎮幽深的巷弄一直作為背景而存在,近十年來,繪畫是他的創作重心。因此“繁花書房”保存了兩種歷程,頗具特色。
金宇澄表示,創作者都以自身為出發點,他雖然生于上海,但一直在祖母和父親的敘事中感受古鎮魅力。他認為,1990年在《收獲》發表的4萬字作品《輕寒》,是他個人最重要的作品。“黎里的魅力很早進入我的文學,這10年進入了我的畫面,幾乎是本能的驅使。對于每位作者來說,創作立足點都源于最靠近情感的內容。”
“回歸”是“繁花書房”的鮮明韻味之一。老房子的瓷器、祖母做“蝦圓”的石臼、老家具,都搬去上海70年,然后回歸故地。1948年,金宇澄父親在蘇州買回一張舊圓桌,1951年被祖母帶到上海,最后,金宇澄在這張圓桌上完成了《繁花》和《回望》。“經歷70年的變遷,歷史的巧合,讓這些老物件再次回歸,對我個人來說,是極有意義的遷徙。”金宇澄說。“繁花書房”展示了金宇澄與創作相關的文學底稿和畫稿。此外,繁花書房閱讀空間里的書籍,皆來自金宇澄和父母的藏書,現場擺有沙發,讀者可以自由取閱。
在開幕致辭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敬澤表示,“世界對一個作家的要求,首先是從紙面上要寫出真正好的作品來。作為一個好的作家,一個以作品深刻嵌入我們記憶的作家,還應該在城市或者鄉村,在大地空間上留下他明確的印記。這不是為他自己,而是為了我們。為了供我們記憶、懷想,確信這個地方、空間是有脈絡、有文脈、也是有文心的”。
開幕當日還同時舉行了三場“春到江南”系列主題沙龍活動,邀請多位作家、藝術家、建筑師、設計師、學者等,共同討論江南文化的歷史底蘊,展開江南古鎮融合建筑、文學以及藝術的整體美學的研討。
本次開幕活動由江蘇省蘇州市黎里鎮開發保護區管理辦公室主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