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上海5月3日電(記者許東遠、夏亮、王恒志、周暢)上座率達95%,超過16000名觀眾到場,來自全世界的227名運動員創造13項個人最好成績……
近日2024長三角國際田徑鉆石賽(上海/蘇州)在蘇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完成首秀,一場由雙城聯動、區域協作的長三角聯合賽事,見證了長三角體育融合發展的最新成果。
長三角一體化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區域布局受到全球矚目。2012年以來,長三角三省一市協作共享、互利共贏,在探索形成區域體育協作長效機制、協同落實區域合作項目、聯合搭建一體化發展平臺、重點打造區域特色體育產業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成為國內區域體育一體化發展的示范樣板。一個更靚、更強、更惠民的長三角體育發展藍圖展現在眼前。
國際頂級賽事,一直是體育事業發展的一顆靚麗明珠。對于在蘇州成功舉辦這一國際頂級賽事的意義,上海久事體育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亦斌表示,讓賽事走出上海,一方面能惠及更多民眾,促進體育消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動長三角地區在體育領域的進一步緊密合作,實現體育產業的高質量協同發展。此外,國際體育賽事明星云集,自帶流量,有助于提升舉辦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同時也有利于促進舉辦城市的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
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上,長三角地區占據了重要地位,其體育產業也正邁向一個更強盛的未來。
長三角體育一體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黃海燕介紹,體育產業已經成為助力區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引擎之一。
《長三角地區體育產業一體化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長三角地區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1.65萬億元,產業增加值占當年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2%,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超過8000億元,體育產業從業人員超過250萬人。到2035年,基本形成與世界級城市群相匹配的體育產業生態系統,建成國際公認的體育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群眾體育事業在長三角茁壯成長,更多惠民、利民的政策活動紛至沓來。近十年間,浙江共承辦長三角運動休閑體驗季30余站,參與人數近4000人。不少縣市通過承辦該活動,讓“客流量”轉化成“留客量”,為產城融合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也是在前不久,長三角體博會時隔三年再度落戶金華。通過體博會的舉辦,也為金華未來培育出更加新型的體育業態、更加繁榮的體育市場提供了更多可能。
近日,第四屆長三角體育節霹靂舞比賽在宣城火熱舉行,來自江蘇、浙江、上海、山東4個省隊以及安徽省6個地級市隊的103名霹靂舞高手齊聚一堂,盡情舞動,燃爆現場。
安徽省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競賽管理部副部長章偉介紹:“這次是霹靂舞比賽首次納入長三角體育節比賽項目,借助這一平臺,擴大了霹靂舞運動的影響力。”
浙江師范大學未來全民健身研究院院長李啟迪認為,長三角三省一市秉持“體育讓生活更美好”理念,緊密圍繞“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核心任務,根據三省一市各自資源稟賦、發展優勢和短板弱項,通過創新鏈、資源鏈、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五鏈重構”,以最大誠意、最大力度、最大限度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便民共享、體育產業集聚發展、競技體育協同攻關等方面推動體育領域合作、互通、共享,實現了爭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優等生和畫好體育惠民最大幸福圓的美好相遇。
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表示,未來,長三角三省一市將加快推進長三角體育一體化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密切關注全球性體育發展難題,拓展區域性優質體育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發揮體育在實現長三角共同富裕中的獨特作用。高度重視體育在建設人民城市、促進區域均衡發展的重要價值。推動體育融入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同時依托長三角數字技術優勢,健全體育產業產權交易市場,搭建長三角體育產業發展平臺,促進區域間體育創新要素的自由流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