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羅睿、程衛)近日,客戶吳先生步履匆匆來到黃石沈家營支行,咨詢電子錢包數字人民幣業務,經該行大堂經理在系統內查詢后發現,吳先生的電子錢包數字人民幣賬戶于三天前開立,但三天內已通過快手、抖音、支付寶等多種方式進行小額多頻交易,交易對手內還有外國賬戶。
原來,前兩日吳先生在某直播平臺上認識了一名“老師”,老師聲稱僅需充值三百元“會員費”便可以手把手教授吳先生平臺活動及直播等賺錢方法,隨后該“老師”指導吳先生下載手機APP,告知吳先生可通過參與平臺發布的各種“過橋”任務賺取傭金,但需要客戶先行墊付任務款項,待任務完成后任務發布者將全額返還墊付金額并支付對應的傭金。隨后,吳先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先后下載注冊電子錢包數字人民幣并已向指定賬戶支付300元。
聽到“傭金”、“會員費”、“墊款”等字眼,大堂經理頓時警覺起來,經過仔細查看后發現,該APP上任務金額由幾十至幾千元不等,在系統自動匹配任務后,需要充值預留一定保證金才能夠完成任務并拿回墊資。憑借多年從業經驗,大堂經理判斷客戶是遭遇了以“賺錢任務”為誘餌的電信詐騙,這種詐騙分子往往利用客戶想要快速賺錢的心理,誘導客戶在平臺上充值接單,等到充值一定金額時,又以賬戶金額不足為名誘導客戶繼續充值更大金額,以此達到騙取客戶錢財的目的。為避免客戶繼續遭受資金損失,大堂經理向吳先生詳細講解其中利害并出示同類型的接單詐騙案例,在大堂經理的勸阻下,客戶表示將放棄任務并離開該網點。
隨著網絡直播平臺的興起,新型詐騙手段層出不窮,詐騙分子往往利用人們想要快速賺錢的心理,以初期的蠅頭小利為誘餌誘導客戶投入更多資金,最終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作為電信詐騙防范的關鍵一環,中國銀行黃石分行將認真落實各項業務的審核要求,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識別、堵截詐騙案件的能力,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