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汪凌蔚)眼下天氣漸熱,小龍蝦進入消費旺季,樊城區千余畝稻魚綜合種養的小龍蝦已新鮮上市。5月6日一大早,在襄陽市樊城區牛首鎮張湖村小龍蝦養殖田地里,養殖戶們有的穿著下水褲站在蝦田邊,有的撐著小盆劃到水中間,隨著一籠籠小龍蝦被陸續提起,一只只色澤鮮亮、膘肥體壯、顏色鮮紅、活蹦亂跳的小龍蝦被捕撈上岸。

“現在正是小龍蝦最肥嫩的時候,也是吃小龍蝦最好的季節,所以市場需求量一天比一天大。我們每天捕撈上來后都會批量運至各地批發市場。”張湖村養殖大戶張超告訴記者,自4月上旬正式捕撈以來,采取捕大留小方式,每天捕撈量在100斤左右。
根據小龍蝦養殖規律,每年4月底到5月底是稻田小龍蝦的集中出產期,也是市場供應量最大時期。但由于今年春季氣溫整體偏高,各地小龍蝦提前上市,而產量也較往年偏高,貨源充足、供過于求,導致今年小龍蝦價格“大跳水”,甚至遭遇身價“腰斬”,最低成交價不到10元一斤。
在松鶴路新世界農貿大市場中一家水產店鋪外,老板擺出了6個泡沫箱子,里面裝滿了活躍的小龍蝦。“現在小龍蝦養殖技術越來越成熟,貨源越來越多,今年2到3錢的小蝦最低8至9元,5到7錢的最低18元,比往年每斤平均便宜了5、6元。”
面對今年不景氣的小龍蝦市場,養殖戶們雖有失望但卻并沒有那么擔憂。據悉,近年來,在農技專家的培訓和幫助下,樊城區大力發展“稻蝦共作”的綠色生態農業模式,將小龍蝦養殖與水稻種植有機結合,實現養蝦、種糧兩不誤,達到一水兩用、一田雙收。

“稻田蝦的出水會在六月初結束,后面精養的蝦就會接檔,價格肯定也會回升,這種‘稻蝦共作’的養殖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地減少我們的損失。”張超說到。
小龍蝦作為“夜市頂流”,不僅在夜宵美食界的地位不可撼動,也是提振夜市消費的重要手段,從市井草莽的小吃,到上億規模的網紅美食,小龍蝦的能量大到能帶火一座城市。
“在養殖技術上我們已經相當成熟了,未來將努力打造出集選育種養、餐飲美食、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等于一體的產業格局,讓小龍蝦產業成為樊城區賦能鄉村振興、壯大區域經濟的重要特色產業。”樊城區牛首鎮宣傳干事劉曼表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