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日本神戶5月23日電(記者岳晨星、張伊伊)“手抬起來,好!來、來、來……”
楊林鋒站在跑道盡頭的沙坑前,安靜的體育場里回響著他有節奏的指令。在他對面,陳世昌伴著指令開始助跑,全力向前沖刺,臨到起跳點時楊林鋒側身閃開,隨后陳世昌一躍而起落在沙坑里。場內頓時爆發出驚嘆、歡呼和此起彼伏的掌聲。
這是兩人為中國隊拿下第11屆世界殘疾人田徑錦標賽首金時的場景。那場比賽中國隊包攬男子跳遠T11級獎牌,站在最高領獎臺的是第一次參加世錦賽的陳世昌和楊林鋒。
“第一次參加世錦賽緊張嗎?”
“比賽比多了就還好,比賽之前可以緊張、可以興奮,但是比賽的時候一定要冷靜、放松。能奪冠是狀態好,天時地利人和。”面對記者的提問,陳世昌淡定地回答道。
23歲的陳世昌已參加過不少省級、國家級乃至世界大賽,他認為自己屬于比賽型選手,狀態調動起來就能爆發出超越訓練的水平。多年的歷練讓他冷靜而客觀,在賽場內外都給人留下“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的印象。
出生于湖南常寧的陳世昌患有先天性視力障礙,從小愛動的他很早就顯露出運動天賦,在父母的支持下,他12歲開始練習田徑,不到兩年就參加了第一場正式比賽。但是他形容自己練田徑的過程是“曲折”的。
陳世昌最初在湖南省殘聯組織的選材中被游泳教練選中,后來又陰差陽錯轉到田徑。當時的教練讓他從小打牢基礎,比起技術要求更高的100米,他應該從400米開始練起,但是遲遲不出成績讓他陷入迷茫。
“有段時間我都懷疑自己,我怎么跑也跑不到全國前三這種水平。等我能跑到了,我改練跳遠了。”2015年全國殘運會后,陳世昌的狀態并不好,一度懷疑自己練不出來,在讀書、工作、訓練的徘徊中幾乎放棄了職業生涯,在一位師兄的勸說下才最終選擇堅持下去。回想當時的迷茫期,陳世昌說:“那個年紀想法就比較多,過了那段時期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在慢慢尋找適合自己的項目這一過程中,陳世昌嘗試了200米、100米,然后遇到了“改變命運”的人——三級跳遠名將曾立志。在這位前亞錦賽冠軍的帶領下,陳世昌真正邁入三級跳遠的門檻并逐步成長。2018年在天津舉辦的全國殘疾人田徑錦標賽上,陳世昌跳出6米24,初露鋒芒。2021年第11屆全國殘運會,陳世昌奪得男子三級跳遠T11級冠軍,收獲運動生涯第一冠。隨著成績越來越好,他的信心也回來了。
在殘疾人田徑比賽分級中,字母T代表徑賽和跳遠、跳高等跳躍項目,數字表示殘障類型和程度,11是視力障礙運動員中最嚴重的級別,運動員比賽時戴著眼罩,需要有一名領跑員將他帶到正確的位置,為他指引方向。
楊林鋒就是陳世昌的“眼睛”。兩人搭檔已經有五年了,在運動員和領跑員中算是比較久的組合。
“我叫楊林鋒,樹林的林,謝霆鋒的鋒。”略帶靦腆的陳世昌身旁,愛笑的楊林鋒這樣介紹自己。
1999年出生的楊林鋒來自湖南湘西,從小喜歡運動的他高中時被教練選中,從此走上田徑道路。在教練的安排下,他除了保證自己的主項200米,還成了領跑員,這意味著要比別人付出更多。按他的話來說,“要保持自己的能力在才能帶(陳世昌)”。由于田徑比賽大多在3月到8月之間,10月開始就是冬訓,楊林鋒要和陳世昌一起參賽,之后還有巴黎殘奧會,剛好錯過了自己的賽期,他選擇全力配合陳世昌。談到如何培養默契,兩人不約而同地說:“時間。”
平時訓練兩人都在一起打磨動作。40米長的助跑道,陳世昌習慣從二十七八米的位置開始助跑。他一邊聽著領跑員的指令,一邊在心里數著自己的步子。但是助跑、起跳完全憑感覺,需要楊林鋒在一旁幫他糾正每一跳的動作。
楊林鋒說:“一開始肯定會有一個磨合期,訓練上也會有矛盾。都是為了把成績搞好。”有了堅定的目標,剩下的就是朝著目標努力訓練。陳世昌也說:“就放心大膽地去跳,相信前面給你喊的人就行了。”
首日比賽中還有個小插曲,就在兩人做好準備,觀眾也屏息凝神等待陳世昌的第三跳時,現場音樂還在響著,楊林鋒朝控制臺舉手示意音樂聲音過大,可能會干擾陳世昌聽指令,隨后音樂停止,比賽繼續。如果不是后來氣溫驟降讓肌肉冷了一些,陳世昌認為還有機會沖擊更好的成績。
“有信心在巴黎殘奧會破自己的紀錄嗎?”
陳世昌回答得很干脆:“大賽前我一般不立‘flag’,比了之后再說。”
一旁的楊林鋒笑著補充道:“我是希望你越來越好。”
采訪結束回去的路上,記者的同事感嘆,他倆就像那句歌詞一樣: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