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杭州5月28日電(郭天奇)近期,國內高水平壘球賽事可謂好戲連臺,先是全國女子壘球錦標賽火熱開展,國內11支高水平球隊同臺競技,緊接著中國壘球聯賽第一階段的比賽也圓滿落幕,賽事精彩程度更上一個臺階,浙江紹興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繼亞運之后再度迎來“壘球熱”,壘球項目也再一次進入了大眾視野。
近日,中新網專訪中國壘球協會副秘書長楊劉,以賽事為契機了解壘球項目在國內的發展歷程以及開展現狀,探尋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冷門項目”逐漸“發熱”
時間撥回到去年10月,一路過關斬將的中國女子壘球隊(下稱中國女壘)闖入杭州亞運會壘球決賽,時隔13年再奪亞運銀牌。雖未能登上冠軍寶座,但這枚來之不易的銀牌依舊為壘球項目帶來了不少熱度。
實際上,相較于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等傳統熱門項目,不少人是借著亞運的契機才第一次了解到壘球運動。那么,壘球究竟是不是所謂的“冷門項目”?
據楊劉介紹,壘球項目在國內有一定的普及度,并且還在不斷發展中。“國內壘球項目發展秉持‘一體兩翼’的發展模式,‘兩翼’指適用于全民健身的慢投壘球以及針對青少年的軟式棒壘球。”
在慢投壘球方面,中國壘球協會自2019年推出中國慢投壘球企業聯賽,目前已舉辦近100個城市分站賽。“一個城市分站賽至少要有6支球隊參加,因此一個系列賽事可以讓壘球運動覆蓋全國100個城市,產生600支球隊,發展趨勢是非常好的。”楊劉說。
相較于慢投壘球,軟式棒壘球則在國內更早一步鋪開,自2009年起正式在校園內推進,至今已有15年的發展歷程,截至去年年底,國內持續開展該運動的學校已經超過5000所,這個數字還是非常可觀的。此外,全國軟式棒壘球錦標賽和夏令營的參與人數也在逐年遞增,僅去年就有近4000名學生參加。從這一個賽事的規模也可以反映出壘球項目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推廣普及力度。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民眾體育需求提升,壘球項目在國內的普及人數、持續參與人數均不斷上升,許多人眼中的“冷門項目”正憑借其獨特魅力和不斷推廣,逐漸發光發熱。
厚積薄發 穩中求進
國內壘球項目發展秉持“一體兩翼”的發展模式,競技體育是絕對的核心,其中,作為奧運項目的女子壘球更是競技體育發展的重中之重。
據悉,中國女壘曾是公認的世界級強隊,一度斬獲亞特蘭大奧運會亞軍并實現亞運會三連冠。但隨著壘球項目幾度無緣奧運舞臺,中國女壘也進入了一個相對困難的階段,人才斷層等問題接踵而至。
而在去年,中國女壘不僅在“家門口”的杭州亞運會中摘得銀牌,還從女子壘球世界杯小組賽中成功突圍,挺進總決賽,重返世界前八。這樣的好成績實際上并非依賴“天降神兵”,而是得益于中國壘球的厚積薄發。
2016年,在得知壘球項目將在東京奧運會上回歸后,中國女壘就已開啟備戰工作,自2017年起以俱樂部的形式前往美國職業聯賽中鍛煉。“這一練就是3年,不僅提升了隊員、教練員的能力,還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世界壘球的發展趨勢,為今后取得的成績打下基礎。”楊劉說。
雖然中國女壘最終未能獲得東京奧運會的入場券,但其外出訓練的辛苦付出在隨后的杭州亞運會以及女壘世界杯小組賽中逐漸“套現”。
“近兩年國家隊的成績是達到預期的。這不僅得益于外出鍛煉,也與國內長期以來開展軟式棒壘球進校園的積累息息相關,只有基層人口足夠大,才能在‘金字塔尖’選出更多優秀球員。”楊劉說。
除了挖掘、培育人才外,2022年推出的中國壘球聯賽也讓中國女壘得以在國內高水平賽事中以賽促練,進一步積累比賽經驗、提高技術水平。也正是在高水平賽事的磨礪下,越來越多的優秀年輕球手涌現,新興力量的愈發活躍讓老一輩壘球人看到了中國壘球發展的希望。
“2028年,壘球項目將再一次回到奧運舞臺,中國女壘的目標就是更進一步,爭取站到領獎臺上。”楊劉說。
賽事提質 “流量”轉“留量”
據悉,壘球運動不僅有著團隊運動所具備的團結合作性,還兼具智慧性、游戲性以及秩序性,極具魅力與吸引力。未來,壘球項目如何展現其特色,吸引更多“流量”與“留量”?
在楊劉看來,賽事的“提質”是關鍵一環。高品質賽事能成為展現壘球特色的重要平臺,對于推動壘球進校園、促進競技體育發展均有積極影響。
以本次中國壘球聯賽為例,參賽球隊水平逐步提升、“國”字號球員強強對話,比賽更為激烈;賽場大屏實時更新、線上轉播擴大影響、現場燈光烘托氣氛,辦賽環節實現全面升級。賽事提質使得國內壘球賽事更專業、更規范、更具看點,繼而以其獨特質感和魅力吸引一波“流量”,擴大壘球項目普及度。
為讓“流量”持續,壘球領域也在積極“自救”。“新媒體時代下,我們也在不斷完善壘球項目的自媒體矩陣,包括公眾號、視頻號等,通過賽事直播、短視頻等方式,盡可能地展現壘球的特色,吸引更多人關注到壘球。”楊劉說。
吸引“流量”的下一步,便是讓其轉為“留量”,真正為壘球項目擴大群眾基礎。未來,國際、國內高級別壘球賽事相繼落地,國內聯賽持續開展,慢投壘球與軟式棒壘球的賽事體系也將不斷完善,完整的賽事鏈條能更好地留住關注度、留住參與度,也為競技體育留住與培育更多的后備人才。
此外,利用好亞運場館——浙江紹興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也是很好的發展契機。“這一場館不僅是國內頂級,也可以說是亞洲頂級,甚至世界頂級的,有能力承載高水平的國際國內賽事。依托于戰略合作協議,每一年都會有大型賽事在這個場館落地,越來越多的民眾來到現場了解壘球項目,項目的影響才能輻射到各地。”楊劉說。
如今,浙江紹興正在以紹興交投棒壘球文化新城為圓心,全力打造“中國棒壘球之城”,依托經濟、區位、人群、場館以及產業優勢,紹興與浙江正逐漸成為中國壘球發展的新支點。支點不斷增多,中國壘球的整體發展或許才能邁向一個更高的臺階。(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