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長春5月28日電 吉林:傳統體育刮起“最炫民族風”
新華社記者周萬鵬、宋心平、魏蒙
長白山下,渾江岸旁,《手與手相牽》的旋律悠揚奏響,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與靈動多姿的民族舞蹈交相輝映,各民族兄弟姐妹載歌載舞,共敘情誼……競技場內,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輪番上演。從珍珠球的輾轉騰挪,到蕩秋千的追風比高,傳統體育正在這里刮起一陣“最炫民族風”。
28日,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吉林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白山市拉開帷幕。本屆運動會共設14個比賽項目,其中包括秋千、跳板、珍珠球、毽球、射弩、押加、哈日靶等11個競賽項目,以及陀螺、板鞋競速、傳統弓等3個表演項目。在吉祥物“參娃”的見證下,來自全省11支代表團的1100余名運動員、教練員揮灑激情,展現傳統體育的獨特魅力。
攔截、傳球、投籃、得分……在珍珠球賽場,鎮守在“封鎖區”的元辰旭助攻隊友完成一次精妙配合,贏得現場觀眾高聲喝彩。20歲的他來自延邊隊,兩年前開始練習珍珠球。“第一次參與大賽,既緊張又興奮,我是排球運動員出身,彈跳好是我的優勢,希望通過比賽來提升自己,同時幫助隊伍拿到好的成績。”元辰旭說。
延邊珍珠球隊教練崔永杰介紹,珍珠球源自滿族民間游戲“采珍珠”,是由模仿采珠人的勞動逐漸演變而來。“這個項目能夠鍛煉參與者的耐力、速度、力量。同時,珍珠球體積小,材質柔軟,降低了運動中發生挫傷、扭傷的風險,具有很好的健身價值。”他說。
屈膝、蹬腿、起身……秋千項目激戰正酣。作為本屆運動會一項只限女子參賽的項目,比賽中逐漸升高的觸鈴橫桿考量著選手在空中對秋千的把控能力,極具競技性和觀賞性。憑借一套近乎完美的技術動作,25歲的延邊隊選手樸麗靜最終摘得55公斤以下單人高度的金牌。“秋千是朝鮮族傳統體育活動之一,這枚金牌給予我更大的動力,力爭在今年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創造佳績。”她說。
搭起弓箭、調整弧度、瞄準撒放,離弦之箭需飛躍145米距離命中標靶……在首次進入賽會正式比賽項目的傳統弓射箭現場,身著各色民族服飾選手們的競技引人注目。盡管大多數隊員的成績并不突出,但他們仍樂此不疲,樂在其中。
“新項目帶來全新體驗,也為傳統體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白山市傳統弓射箭隊教練曲海軍說,該運動曾有著優良的歷史傳統和豐富的群眾基礎,隨著時代變遷,目前擅長這項運動的選手已越來越少。為備戰此次比賽,白山市組建了10人的隊伍,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多個民族,旨在通過交流學習,將這項運動普及、傳承下去。
從充滿藏族風情的押加、蒙古族特色的哈日靶,到朝鮮族民俗游戲擲柶、壯族民間盛行的板鞋競速,記者在多個賽場看到,各式各樣的傳統體育項目吸引了眾多年輕群體參與其中,他們交流技藝,在競技與趣味中感受傳統體育的魅力。
“立足傳統、面向未來,傳承的不只是技藝,更是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吉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孟慶東說,作為多民族邊疆省份,吉林省共有少數民族人口208.76萬,約占全省總人口的8.67%,民族文化多元。依托民族體育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豐富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內涵,讓人們切身感受到中華文化多姿多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