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責是管黨治黨的利劍,也是一把“雙刃劍”。問準了,警醒一片;問偏了,則會打壓一片。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濫用問責”等行為,增加了相應的處分規定,扎緊了紀律籠子。要堅持從政治上看、政治上辦,問責到點上,不失焦跑偏,形成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的正面效果。
實踐中,有的地方部門把問責當成一個筐,什么都往里裝,視線停留在一些細枝末節上,黨員干部工作中的微小過失、影響有限的行為,都被一股腦地裝進問責的筐里,導致問責泛化;有的在問責過程中避重就輕,出現上級責任、下級“背鍋”的傾向,混淆了責任界限。如此種種,不僅嚴重影響了問責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還挫傷了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聚焦重點問到關鍵事。問責問的是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這是首先要重點抓好的問題。問責既不可缺位,也不可越位,不能將其當作行政手段替代日常教育、監督和管理。要聚焦“國之大者”,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盯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及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突出問題,堅持從政治上認清查處相應的失職失責行為,不讓問責失焦跑偏,確保問責的政治效果。
聚焦要點問向關鍵人。問責體現的是全面從嚴,本應成為督促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的“加壓器”。若“板子”沒打到重點,既損害問責工作的公信力,也發揮不了問責利器的作用。問責工作既要對事、也要對人,權責一致是關鍵。要吃透相關職能部門的“三定”方案、領導干部分工等制度規定,嚴格依據制度、規定衡量職能部門、領導干部履職履責情況。要問清責任主體,抓住“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盯住重點環節,多從領導干部自身找原因、查問題,督促其真正把責任扛起來。
聚焦節點問準關鍵時。問責是解決作風問題的良藥,也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手術刀。問責工作介入的時和度很重要,要打早打小,防止小疾變大病,真正體現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的良好效果。要提高政治責任感和問題敏銳度,在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剛出現的時候,就及時監督、適時問責,讓黨員干部清醒認識到錯誤。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清楚是干部能力不足“不會干”、客觀條件限制“干不了”、時間倉促“未干好”,還是缺乏擔當“不愿干”,視不同情形分別給予處理,開好“藥方”。要做好問責“后半篇文章”,在源頭治理上下硬功夫。注重對問題根源和共性規律深度“掃描”,以點帶面、舉一反三,找準廉政風險點,堵塞制度漏洞;要抓實被問責黨員干部談心談話、回訪教育等工作,對現實表現較好、取得新的業績、群眾認可度高的黨員干部,大膽推薦使用,使問責既體現力度又體現溫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