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翟安淇 施丹 徐嘉楠)種子作為“農業芯片”,對于保障糧食安全、建設農業強國意義重大。我國種子企業應該如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5月26日,由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紅色導師”施丹帶隊,40 余名本研學生一同前往亞非種業農業科技園進行實地參觀。
在該公司生產負責人廖建橋的帶領下,師生們參觀了園區門口的實物展臺和宣傳展板,深入了解了公司把十字花科的“小種子”變成大產業的發展歷程。當大家看到新品種西蘭苔和皺葉菜時,都感到非常興奮。廖建橋形象地介紹道,“我們自主研發的西蘭苔,比西蘭花好吃,比紅菜苔好看,比白菜苔有營養。皺葉菜的維C含量更是獼猴桃的2.5倍”。
隨后,大家依次參觀了園區內的組培實驗室、分子實驗室、育苗大棚、露地種植區、種子處理間、人工氣候室以及在建的冷庫室。通過參觀分子實驗室,同學們目睹了眾多現代化技術設備的應用。走進種植園區,大家在蔬菜大棚里采摘了時令的番茄、黃瓜進行品嘗。廖建橋還親手摘下幾片新鮮的皺葉菜給同學們分享,“特色蔬菜就是不一樣” ,大家紛紛贊嘆道。
在種子加工車間,同學們看到了種子風選機、高磁力雜質分選機、粒徑分級機、種子色選機和種子包衣機等自動化設備,了解了這些設備在加工過程中發揮的關鍵作用;園區大堂的文化墻上,清晰地展示著公司經營理念和經營原則:“不以利小而不為、不因弊小而為之。”短小精悍的文字使同學們感受到亞非種業“專做基地、做好基地”的決心。最后,廖建橋在會議室為大家做了主題為“品種創新引領蔬菜全產業鏈發展”的講解。
該次參觀活動,師生們對我國蔬菜種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認識到新質生產力在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更激發了大家愛農興農責任擔當。2022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本科生毛啟蒙表示,以前對于農業的了解還停留在課本里,這次通過近距離接觸,才意識到農業企業也可以通過科技、產品和服務創新變的這么“高大上”。2021級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張鳴談到,原來我國蔬菜產業也面臨種源“卡脖子”的困境,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畢業生,期待未來有機會能夠加入像亞非種業這樣有創新精神的企業,為推動我國農業發展貢獻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