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馮威 陶暉 吳寒)“罌粟不同生長期特征不同,同學們要注意識別,看到了要及時告訴我們。”5月28日,新洲區汪集街某小學法治教育課上,轄區派出所民警向同學們詳細講解禁毒知識。

民警和禁毒社工走進居民家中開展禁種宣傳。通訊員供圖
武漢新洲區位于武漢東北部,轄區面積大,山地多、林地多、田地多,非法種植罌粟等毒品原植物行為易發。今年以來,新洲區禁毒部門抓住罌粟成長關鍵時期,堅持打擊、防范、宣傳一體,強力推進禁種鏟毒專項行動。
5月,因涉嫌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年過七旬的王爹爹被依法處罰。當天,在武漢市禁毒辦支持下,新洲區禁毒辦利用無人機遙感技術,發現王爹爹家院內有種植罌粟跡象。新洲區公安分局禁毒專班民警立即聯合轄區派出所民警上門核查,現場查獲罌粟41株。
“依托無人機遙感技術,即使僅種了一株,也能被發現。”禁毒專班負責人諶忠彪介紹,專班全面梳理近年來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警情,將非法種植易發、高發部位及重點偏遠地區納入無人機檢測范圍,發現線索,立即組織警力核查,發現一株,鏟除一株。
記者了解到,無人機搭載的超高清攝像頭和定位航測設備,可以快速收集疑似地塊信息,精準勘測,靶向定位,安全性高、機動性強、精準度高,可有效彌補人工踏勘盲區。3月以來,新洲區聘請專業無人機航測公司,對轄區重點區域開展多輪監測,覆蓋面積460余平方公里。

新洲區組織青少年學生走進禁毒教育基地開展禁毒知識教育。通訊員供圖
5月20日,新洲區潘塘街13歲少年學生小浩(化名)被授予“禁毒小衛士”稱號。一周前,他和父親前往某水塘釣魚時,發現路邊菜地里幾株形態特殊的植物,憑借課堂上學到的禁毒知識,他判斷這可能是罌粟。接到報警,新洲區公安分局潘塘街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查獲罌粟原植物17株,非法種植嫌疑人被依法處罰。
“罌粟各個成長期特征不一樣,群眾識別難度大。”諶忠彪告訴記者,近年來,新洲區非法種植罌粟等原植物主要為賞花或藥用,多以零散種植,非法種植群體以老年人為主。
近年來,新洲區堅持預防為主,將禁種宣傳融入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在區禁毒教育基地、各街道社區戒毒康復中心設置專門展區,展示罌粟成長各階段樣本,方便群眾識別。在罌粟生長期間,通過布設宣傳標語、發放宣傳手冊、設置宣傳喇叭等形式,將禁種鏟毒宣傳車開進各鄉村,開到群眾身邊。
同時,新洲區將禁種鏟毒工作納入平安創建、無毒創建重要內容,區、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聯動,農業農村、民政、自然資源、文明辦等部門整體聯動,組建鏟毒專門隊伍,人力踏勘與科技檢測相結合,適時開展聯合鏟毒行動。
據介紹,截至目前,新洲區查獲罌粟原植物數量同比下降96%,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案件同比下降78%,全區未發生規模性種植毒品原植物案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