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倫敦6月1日電題:當夢想在發光——“村超”女孩倫敦看歐冠
新華社記者張薇
“我想要成為職業球員,為國爭光。”“我的夢想是到皇馬,給他們當教練。”當兩個來自貴州榕江的“村超”女孩毫不猶豫地說出她們的夢想,很難不感嘆,一顆小小的足球,竟然有點燃如此燦爛夢想的力量。
1日,在能容納9萬人的倫敦溫布利大球場,除了浩浩蕩蕩的皇馬、多特球迷,還有兩名來自中國的小學生。作為“逐夢”女足的隊員,四年級的龍通怡和五年級的石琪琪受邀在OPPO的貴賓區現場觀看了這場歐冠決戰。
短發的龍通怡快言快語。雖然來到倫敦讓她感到興奮,但她同時為7個沒能及時獲得簽證的隊友感到難過。“我覺得我們是一個隊的,來就應該一起來。”
即便只踢了一年球,但龍通怡覺得自己離成為職業球員的夢想一點也不遙遠。“我覺得慢慢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因為這一年,對這個家中唯一踢球的女孩子而言,實在有點值得驕傲。她不僅用成績向本來反對她練球的父母證明,踢球不會影響學習,而且“我覺得我更自律了,為了練球會很早起來,訓練結束后還會看數學題”。
石琪琪顯得更為沉穩,她去年去過西班牙參觀伯納烏球場,還看了一場歐冠女足比賽。她說現在看起來自己要實現夢想還有點難,還需要繼續努力。但她并沒有把夢想藏在心里,而是大方分享給爸爸媽媽,還得到了他們的鼓勵。“我爸爸讓我繼續向這個目標努力,我媽媽因為我踢球覺得足球變有趣了……”
讓孩子們敢于做夢,正是李田發起“逐夢”公益項目的初衷之一。作為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逐夢”青少年足球發展基金發起人、捐贈人,他希望通過在邊遠地區開展青少年女足運動,讓踢球的女孩子們獲得上高中甚至上大學的機會。
李田坦言,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很多在義務教育階段之后就選擇打工。雖然足球領域走上職業道路的人鳳毛麟角,但足球也許會讓這些孩子獲得更多的受教育機會。另外,他更希望孩子們能通過足球獲得更健全的人格和更強壯的身體。“足球訓練對孩子們的心智發育、團隊意識、抗壓能力等都有很大幫助,而且讓他們懂得要有夢想,要為夢想去付出。”
“逐夢”項目去年7月在榕江縣正式啟動,目前已有超過100名女童參訓。之所以將項目落地“村超”所在地,李田表示正是看中了那里本身已有的良好足球氛圍。
貴州“村超”運營管理負責人彭西西則坦言,雖然榕江幾十年來田間地頭的足球比賽不斷,但女孩子踢球也還是新鮮事。“不過現在已經很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家長帶著孩子們走進球場,真的是全民運動。”
彭西西認為,對“村超”女孩而言,足球不是唯一的成長途徑,但在現階段確實給小朋友們增加了很多機會。“不只是鍛煉體質,也能樹立信心。不管以后是不是走專業道路,對個人成長發展來說都有更多可能性。”
這一次英國行,彭西西并不僅僅想讓孩子們感受一下頂級球賽的氛圍。“也想帶她們去劍橋、牛津,看看世界一流的大學,在小孩子心里打個樣。通過這個機會,讓夢想的種子發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