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楊麗芳 張敏 張鳳梅)藍天白云下,白墻紅瓦的民居,在鮮花綠樹的掩映下錯落有致;仿古涼亭、魚池、景觀石點綴下,整潔美觀的村容村貌讓人眼前一亮,“和美鄉村百姓舞臺”幾個大字,在繪有金色麥浪的壁畫上分外吸睛……
5月14日下午,徜徉在咸寧市咸安區汀泗橋鎮彭碑至茶梓農村公路上,目光所及皆是美景。
這條公路,只是縱橫咸安大地的“四好農村路”其中一條。近年來,特別是2021年獲評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后,咸安堅持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養護,高效益運營“四高”原則,一條條“四好農村路”蝶變生態路、旅游路、產業路、致富路。
科學規劃 助力鄉村振興
初夏時節,彭碑村里,一派富美農村風光緩緩鋪開。旋耕機正在耕田,1000畝高粱準備撒種。500畝艾草長勢喜人,三三兩兩村民田中忙碌……
村民周瑞林剛結束艾草田里的勞作,笑著說:“自從這條路修起來了,周邊田地不荒了、去城里方便了、收入也增加了。” 他用電動三輪車拖化肥跑運輸,去年底2個月就掙了2000多元。
2022年底,村民集資17.5萬修路基,咸安交通部門籌資建路面,一條長3.5公里、寬5.5米的瀝青路修好了,不僅便利了村民,也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
“原來走107國道到溫泉城區要30分鐘以上,現在從此路通行,只要15分鐘車程。”村支書徐太星樂呵呵地說,在交通區位優勢帶動下,高粱基地、艾草基地相繼建起,每年帶動村民增收10萬余元。
近年來,咸安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不斷暢通農村公路“毛細血管”,締造群眾向往的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
科學決策,規劃先行。咸安當地科學編制《咸安區“四好農村公路”發展規劃》,按照“一次性規劃、分年度實施”原則,對全區交通流量大、推動效益明顯的路段率先實施,對交通流量小、地形復雜的路段逐步攻堅。
區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總工姜慶介紹,以“誰積極、支持誰”的原則,對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激勵各鄉鎮比著干、拼著干,不斷優化公路網,做到“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

城郊花果山,富民聚寶盆。今年2月,占地面積100畝、一期投資800萬元的向陽湖鎮廣東畈村16組上屋朱“哆來咪賓果樂園”試運營,高峰期日游客流量就達2000人以上。
樂園是楊六林和幾名伙伴共同投資的。讓他們下定決心的,除了果園日漸彰顯的名氣,還有交通部門去年投資100多萬元配套修建的3公里路帶來的底氣。
“路修好了,不管是游客上山采摘,還是果子外銷,都方便多了,建個樂園人氣肯定也不會差!”楊六林擬投資3000多萬修建海洋動物城,打造成咸安“后花園”。
特色建養 鋪就幸福坦途
大幕鄉白云山間,一條公路蜿蜒,置身其中,群山起伏,盡收山間美景。曾幾何時,這里野櫻花“養在深山無人識”,賣楠竹運費是利潤的幾倍,與鄰縣通山背靠背卻很難相見……
高標準建設和養護的四好農村路,讓所有的“劇情”發生了逆轉。

咸安區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德文介紹,通過“特色化建養、網格化管養、市場化競養”,推動全區農村公路由線成網、由窄變寬、由通到暢。
為實施特色化建養,咸安引進市級國企興達公司和區級國企天立公司,全面推行“建養一體化”模式,有效解決項目融資難題和養護難題,確保新改建工程一次性交工驗收合格率及道路安全隱患治理率實現兩個100%。
網格化管養也是特色之一。咸安成立區級農村公路管理所、鄉鎮養護管理站,建立區、鄉、村三級路長制和村級“一事一議”制度,專門出臺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辦法,明確責任主體、資金保障、獎懲機制。
市場化競養,有助于大幅提升養護質量。咸安因地制宜,將常年養護與季節養護相結合、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相結合,探索、推行和完善委托養護、合同養護、個人分段承包養護等多種養護模式。縣道委托專業單位進行養護,交通流量小、受益人群少的村道聘用農村貧困戶進行養護,實現“路路有人養、事事有人管”。
為了養好廣東畈村的生態路致富路,區農管所和廣東畈村委共同想辦法,采取日常養護承包給果農養護,農管所每季度實施一次專業養護,確保路面整潔、路肩無雜草 、水溝暢通、環境怡人。
一條條平坦暢通的“四好農村路”,像一根根毛細血管串聯起一個個村落,為農民奔向幸福生活鋪平了道路,也為農村加快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連線成網 激發共富活力
在汀泗橋鎮黃荊塘村,一壟壟茶樹將小山包覆蓋,紅黑相間的道路蜿蜒綠海中,騎行者身影不時閃過。

這條路全長20多公里,路面寬闊,是有名的風景路、產業路,因風景優美頻頻“出圈”,2020年獲得“全國十大美麗農村路”前50強。
昔日“臟亂窮”,今日“強富美”。短短幾年間,得益于這條路,黃荊塘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借助汀泗橋鎮“四好農村路”建設契機,該村建成產業道路 13 條,其中村道 11.47 公里,環產業區道路9.1公里,全面提升農產品運輸條件。
土路硬化了、橋梁修好了,農機作業直達農田,村級產業也發展起來了。“四好農村路,鋪下的是路,連起的是心,通向的是富。”村支書陳學友高興地說。
如今,黃荊塘村茶園面積超過 6000 畝,85%以上的農戶都種上茶葉,420 戶農戶有 359 戶加入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辦起茶葉加工廠,同時帶動畜牧產業、水面養殖業發展,黃荊塘村變成聞名的產業致富村。
一路通,百業興。沿著寶塔至向陽湖農村公路前行,“四好農村路”在田間地頭不斷延伸,路兩側,有果園,有觀光體驗農業、有農家樂、有農家住宿,一條“交通+現代農業”產業帶,繪就增收致富的美好圖景。目前,全鎮已建成水果基地7個,年總產值達1500余萬元,帶動周邊280余人就業。
截至目前,咸安區共完成“四好農村路”150條528.2公里,成功打造城鄉“15分鐘經濟圈”,為服務鄉村全面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唐德文說:“我們將用‘繡花功夫’,管護好每一條鄉村路,為推動產業發展、全域旅游、鄉村振興,筑牢交通大底盤。”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