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宋勝鋒)民權街位于江漢區南端,是漢口最古老街道之一,地處漢口六渡橋商圈,毗鄰江漢路步行街區,老城區街巷歷史風貌與漢味煙火氣交相輝映。近年來,武漢市江漢區司法局民權司法所聚焦“法潤民權”司法所品牌創建,實施“鑄魂提能、基礎提升、法潤民心、法治惠民、法治賦能”五大工程,推動街道基層司法行政各項工作落實落地落細、向好向上向治發展,全面提升新時代司法所工作水平,為民權街道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民權司法所外觀建設。通訊員供圖
2023年以來,江漢區司法局民權司法所指導和受理矛盾糾紛163起,調解協議簽訂率、履行率100%,組織開展專題法治宣傳活動38場惠及群眾3500多人次;在冊社區矯正對象14人、刑滿釋放安置幫教對象175人,兩類重點人員監管服務幫教到位,在矯人員未發生脫管、漏管等嚴重情形,刑滿釋放對象未發生極端惡性事件。
把握重點,實施鑄魂提能工程,提升思想引領力。堅持政治建所,建好建強司法所黨支部,認真落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按照“周集中學習一次、月主題研討一次、半年學習成果晾曬一次”的安排,堅持司法所周例會制度,將業務工作與黨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開展“清廉站所”建設,努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堅持每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不斷檔,開設黨史學習微講堂、悅讀薦賞等自選內容提升黨員和司法所工作人員參與度;組織開展所所共建、支部聯建等形式有效擴展司法所影響;推行黨員亮紅行動,在服務群眾、下沉社區活動等中必須佩戴黨徽,有效打造“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基層司法行政工作隊伍。

民權司法所特色工作室。通訊員供圖
心系群眾,實施法治惠民工程,提升為民服務力。以“一所一品”創建為契機,大力推進“站所一體”建設,打造優質暖心、群眾滿意的公共法律服務產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三所一庭”工作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及時就地化解。司法所與江漢區人民法院立案庭、民權街派出所、北京市煒衡(武漢)律師事務所積極開展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對接工作,設立街道調委會駐派出所調解工作室,律師定時坐班服務,實現訴調、警調無縫對接,累計調解家事、鄰里、勞動爭議、人身傷害等糾紛96起。推進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建設,增設自助服務終端、資料欄等,社區律師線下“周四有約”、線上“法指針”24小時不打烊,2023年以來提供法律援助咨詢336次。設立“靜靜心理服務室”和“章哥調解工作室”,組建由首席調解員、警官、律師、心理咨詢師等組成的工作團隊,為轄區居民群眾開展心理疏導、法律服務、矛盾調解等,先后開展心理測評、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2場次。著力強化特殊人群管控,依法依規把好“入口關”“監管關”“暖心關”,累計接收管理社區矯正對象128人,安置幫教對象200余人次,為24名刑釋解矯人員落實了低保、特殊幫困等幫扶政策,發放愛心包110份,發放20500元的慰問物資,及時幫助在冊刑滿釋放人員化解難題,增強生活信心,正常回歸社會,重新犯罪率低于社會平均水平。著力做好遠程視頻會見的保障工作,持續推進服刑人員和家屬親情“連線”服務工作,1年多來組織保障視頻會見134次。

民權司法所開展各類服務群眾活動。通訊員供圖
普治融合,實施法潤民心工程,提升法宣感染力。深入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組織開展“民法典亮美好生活”“民權法治故事會”等法治宣傳活動,以領導干部和青少年學法用法為重點,不斷拓展法律宣傳的廣度和深度。大力實施“法律明白人” 培養工程,培養以社區工作人員、人民調解員為重點的“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帶頭人”24名,組織專題培訓及考試7場,共190余人次。積極打造法治文化建設品牌,建成司法所“法治+廉政”文化宣傳陣地,啟動“法·安”民權主題文化園項目,著力打造全區首個“黨建+法治+警務+政務+民宗+科普”一體的綜合性宣傳文化陣地。常態化普法,采取搭建宣傳臺、懸掛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冊、舉辦法治故事會、法治文藝演出等多種方式向轄內群眾宣傳法律常識和熱點法律問題,將有形的法律條文變成浸潤人心的文化熏陶。

民權司法所參與相關調研活動。通訊員供圖
優化環境,實施法治賦能工程,提升改革滲透力。立足基層司法行政“一個統籌,四項職能”,統籌協調推進司法所具體承擔的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普法與依法治理、公共法律服務、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復議咨詢、法律顧問、立法建議征集及人民陪審員選任等工作,落實街道相關任務,推進行政執法協調監督有關工作,促進街道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進民權法治建設,當好街道工委、辦事處的“法治參謀”,參與重大決策、規范性文件、重大合同協議合法性審查,參與面向社會征集立法建議,協助做好街道轄區人民陪審員制度宣傳、人民陪審員候選人資格審查等工作,組織和保障人民依法有序參與司法、監督司法。2023年以來,聯合開展執法服務下沉調研7次,協調指導街道法律顧問、社區律師參與街道社區重大決策和治理實踐30余次,為依法科學決策筑牢“防火墻”。
對標對表,實施基礎提升工程,提升建設保障力。加強裝備保障,落實好執法記錄儀、定位管理和監控等設施設備,保障司法所依法規范安全開展工作。加快信息化服務能力提升,積極開展心理矯正系統、安置幫教綜合管理系統等新平臺的學習運用,加大“法指針”推廣使用力度,逐步提升法律服務“網上辦、掌上辦”能力。建立行政復議咨詢點,協助縣級行政復議機構做好案件調查、調解、和解等工作。探索面向轄區居民群眾開展心理服務工作,推動司法所為民服務內容進一步拓展。2023年以來,進一步加強建設,通過改造完善司法所外立面、增補相關基礎設施設備、協調落實人員配備、強化內部管理、營造司法所“黨建+法治”文化氛圍等,深入推進司法所規劃化建設,樹立司法所良好形象,方便群眾辦事,全面提升新時代司法所工作水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