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定菊園新區,是上海有名的“健身社區”。
在最近的采訪中,菊園新區的相關負責人說,這里有兩種“運動會”。仔細一問,才明白:前一種叫“運動薈”,居民家門口隨心隨意的健身運動的“薈萃”;后一種是社區里的市民運動會,只要參加的都受鼓勵,“運動達人”受獎勵。
從“運動薈”到運動會,就是菊園“健身社區”的養成記。
在菊園,對“運動薈”的“薈”字,有獨特的理解:應該把全民健身的“所有可能性”都匯聚在一起。所以,在這里參加健身,沒有“定義”上的壓力,出門動一動、散散步、甩甩手、快走幾步,“都可以算”。水平高的、水平低的;偶一為之的、每天堅持的;隨著“樣板”亦步亦趨的、有運動天賦添加一點“自創發揮”的,都可以在一起玩、在一起練,沒有“鄙視鏈”,也沒有“凡爾賽”。
菊園新區的寫手曾經“繪制”過一張當地“運動熱點圖”:北水灣體育公園內,晨練夜跑的身影絡繹不絕;永新路足球場上,全情投入的球友激情四溢;市民健身驛站里,平日久坐的白領揮汗如雨。在方圓18.61平方公里的菊園新區,“健身是一種生活方式”,這一理念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并身體力行。
圍繞“處處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會健身”的目標,菊園新區給出了答卷:建有36條健身步道、3個市民健身驛站、1個長者運動健康之家、16片市民球場、70個村居全覆蓋市民健身苑點;擁有上海首個體育主題公園,引進全市首家拆裝式百姓游泳池和市民沙灘排球場。
僅2023年,北水灣體育公園、北水灣公共運動場、永新路足球場、永新路籃球場及3個市民健身驛站,服務的總量就接近20萬人次。
位于嘉唐公路上的菊園新區市民健身中心,總面積4658平方米,設有游泳館、健身器材區、瑜伽房、羽毛球館、休閑區等功能區,可以說是社區健身的一個“頂級場所”,但也體現出“運動薈”的那個“薈”字。
健身中心負責人郭帥說,中心盡量增加健身選擇的層次和覆蓋面。有氧運動、無氧運動;有器材、無器材;中低強度、高強度,各種運動和健身的選擇,都可以在這里對應匹配。參加健身,既可以成為會員用年卡消費,也可以“非會員”單項單次消費。總的原則是,健身費用比市場價低,服務好,增加公益屬性。
有了“運動薈”這樣的群眾基礎,菊園新區“送賽上門”,讓社區有了自己的“賽事體系”,健身居民可以在各類賽場上“比一比、學一學、練一練”,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名次不重要,切磋交流、增進鄰里感情最重要。
“送賽上門”的“家門口運動會”,打破傳統賽事的固有模式,讓每一位居民都能輕松參與,在多樣化的趣味比賽過程中感受運動的魅力。系列活動主題多樣,在有“球”必應挑戰賽中,居民們可以體驗到羽毛球、籃球、乒乓球、門球等多種運動項目的花式玩法;在弄堂九子運動會中,傳統的扯鈴子、滾圈子喚起居民兒時的弄堂回憶,鄰里一道重溫老上海經典游戲。
社區辦賽的熱情,也帶動了社會力量參與的積極性。菊園新區結合區域的發展定位,引進和培育了越來越多的體育賽事,形成城市形象與賽事形象相結合、地區發展與體育事業相結合的賽事發展格局。
菊園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錢亞萍介紹,與專業機構合作辦賽,在菊園新區已經形成良性循環。通過購買服務、考核評估、監督指導,政府在激發社會辦賽熱情的同時,大大增加了體育服務供給。
菊園新區沙排挑戰賽,已成為上海市民運動會的賽事品牌,為上海全市的沙排文化注入了持久的活力和魅力。挑戰賽在實踐中融入了更容易上手的氣排球項目,進一步推動了這項運動的普及。如今,菊園新區已組建12支氣排球隊伍,吸引了近百名排球愛好者參與其中。
健身設施全地域覆蓋,健身網絡全社會覆蓋。這個“兩覆蓋”,正進一步釋放菊園新區居民健身的熱情。未來,這里還將推廣“運動健康共享計劃”,實現“體醫、體教、體企”的融合發展,創新全民健身活動的新樣式,充分激發城市活力。(記者李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