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太原6月7日電 (記者 胡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山西主場活動7日在太原晉祠博物館舉辦,活動以“了不起的山西古建”為主題,帶領民眾走近底蘊深厚的山西古建,通過窺古建保護、傳承、發展之一隅,知山西文物事業發展之全貌。
山西被稱為“中國古代建筑寶庫”,擁有28027處古建筑,且時代序列完整、品類眾多、形制齊全,尤其以木結構遺存最負盛名,全國僅有的三座唐代木結構建筑均在山西。
活動現場,主持人和三座唐代古建佛光寺、南禪寺、廣仁王廟文保機構進行視頻連線,特邀古建博主孫小寒與山西省古建筑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副院長王小龍對“中國古建筑第一瑰寶”佛光寺的歷史地位和建筑特點向觀眾作介紹,國際友人米婭和南禪寺研究員史欣斌共同帶領觀眾走進南禪寺,對“唐代建筑活標本”南禪寺的造型特色和藝術價值進行講解,芮城縣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員樊霖對廣仁王廟的時代功能和結構布局進行講述。
活動現場發布了山西省文物保護基金2024年項目資助申報(第一批)指南并開啟了項目資助申報通道。山西省文物保護基金是2023年由省政府批準設立的公益性基金,旨在拓寬募資渠道、匯聚社會力量,資助文物保護,挖掘文物價值,促進文物有效利用與展示傳播,提升文物領域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推動文物保護事業可持續發展。
首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基金確定了八個資助方向:低級別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修繕、古建筑保護修繕技藝規范研究、不可移動文物安全監測技術研發、不可移動文物個案研究、文物價值闡釋類專著出版、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展覽展示項目、國際交流合作項目、人才培養項目。
山西省古建筑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路易表示,山西省文物保護基金的成立填補了山西省公益文物保護基金的“空白”,拓展了文物保護經費投入的新渠道,對低級別文物保護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