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 常夢星 陳睿
“您在那么艱苦的地方工作,曾經動搖過嗎?想過退縮嗎?”
“哭過,那時候太苦了!但是我那么多戰友都能堅持下去,看著他們,想到一代又一代海島官兵為國守島、至死不渝,我覺得我也可以。”談及過往,曾在南海潿洲島服役的老兵劉文遠感慨萬千。
近日,一場以“強國復興 青春挺膺”為主題的老兵與學子的對話活動在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演播廳展開。武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軍休四中心“老兵宣講團”四名不同年齡、不同經歷、不同軍種的退役老兵與大學生深入交流,談人生選擇,談目標理想,重溫軍旅故事,共敘愛國深情。

活動現場。通訊員供圖
鮮活故事擁有無窮魅力
“您覺得我們青年學子應該如何去繼承抗美援朝的紅色基因并把它發揚光大?”當被問起這個問題,89歲抗美援朝老兵周義仁回憶自己參加抗美援朝的經歷,用“四座山”寄語青年:祖國是靠山,人民是江山,創新是金山,夢想是泰山。
有學生問:“我想知道您為什么當兵?”參加過邊境戰爭的杜曙新回答說,是部隊讓他的父親從一個放牛娃熔煉成鋼鐵戰士,改變了他父親的人生,影響了他的成長,報答黨的恩情是兩代人的夢想。
“我們大學生怎樣在學習過程中找到一個與國家發展比較契合的方向?”面對青年學子的提問,軍事測繪領域專家、87歲仍堅守社區志愿服務崗的胡廣倫說,“人生的意義不僅在于個人的生存與享樂,更在于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人類進步作出貢獻,能夠學以致用、為國所用,是我此生最自豪的事情,華科學子更應該如此。”
對話過程中,劉文遠、周義仁、胡廣倫、杜曙新從不同角度講述了在黨的領導下保家衛國、強軍興軍的軍旅故事和難忘經歷,展示了不同時代軍休老兵的強國志、愛國情、報國行,深深打動在場的每一名聽眾,臺下數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退役老兵對話學子。通訊員供圖
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學生徐葉深受感動,她說:“每一位老兵談起往事都像一位意氣風發的少年,永遠充滿激情與熱血,讓我們年輕人知道如何敢做敢為又善作善成,激勵我們在新時代盡己所能,挺膺擔當!”多次細聽老兵講故事的華中科技大學大四學生穆熱迪力·麥麥提明說:“聽不夠,每次都有新體會、新收獲,這樣的思政課應該讓更多同學聽到。”
現場聆聽老兵故事,武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主要負責人感慨道:“鮮活的故事就是有這樣的魅力,總能讓人感受到生命發出的光和熱,能從中汲取奮勇前行的不竭動力。”
講鮮活紅色思政課、在學子心中厚植家國情懷是“老兵宣講團”始終堅守的原則。團隊成員先后走進107所大中小學開展宣講140余場,受眾5萬余人,深受學生歡迎。“老兵宣講團”被武漢市委宣傳部納入全市多樣化宣講隊,主題黨課《傳承紅色基因 在戰“疫”中成長》獲評市級精品黨課,《“老馬”與“青馬”的對話》榮獲市級優質黨課一等獎。

老兵宣講團進校園簽約儀式。通訊員供圖
集中力量上好紅色思政課
思政教育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好的工作。武漢市軍休四中心黨委創新工作理念,遴選青年骨干組建“老兵宣講團”志愿服務隊,全過程負責老兵宣講專項工作。四年多來,挖掘成員612人,采集老兵故事素材387份,形成文稿40余萬字,與省市區組織、宣傳、文明、教育等戰線建立常態聯系,策劃“‘老馬’與‘青馬’的對話”、“老兵與學子的對話”、“開學第一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多個主題活動,有效解決了講什么、怎么講、誰來講、在哪講的問題。
今年4月份,在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武漢市委宣傳部、洪山區委宣傳部和團區委指導下,武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軍休四中心“老兵宣講團”志愿服務隊多次走進華中科技大學,與校團委、青馬班學子召開專題座談會,確定軍休思政微課主題為“強國復興·青春挺膺”“老兵宣講團進校園”實踐活動——“老兵與學子的對話”。中心精心選出思想紅、兵情深、口才好、樂奉獻的4位老兵作為主教員,通過《礪煉軍人精氣神 紅色精神永傳承》主題宣講、4位老兵與華中科技大學青馬班學子一對一對話、同頻共振的方式,為大學生上一堂“不一樣”的紅色思政課。

老兵進行宣講。通訊員供圖
“這樣有意義的工作就要好好做!”“老兵宣講團”志愿服務隊隊長告訴志愿隊成員,全力以赴做好組織策劃,讓這場對話成為有思想、有品質、有力量的思政課,讓大學生真正感受到鮮活紅色思政課的魅力。
打磨講稿、內部試講、模擬流程……無論是年近九旬的宣講團成員周義仁、胡廣倫,還是志愿服務隊的各位年輕志愿者,所有人全身心投入籌備工作,最終呈現了一堂高質量的思政課堂,被學習強國、湖北日報、武漢電視臺、長江日報等媒體廣泛報道。

老兵宣講活動。通訊員供圖
“宣講+”模式讓思政課走新更走心
此次對話活動既是一次“老兵永遠跟黨走”主題思政微課,也是一次通過“宣講+對話”,用有血有肉的鮮活故事實現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宣講效果的創新嘗試。這種形式的思政微課受到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領導充分肯定,鼓勵宣講團創新宣講模式,注重以“小切口”上好大思政,講好有感染力、有傳播力的紅色軍休故事。
自2019年創建以來,“老兵宣講團”志愿服務隊始終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積極探索“宣講+”服務模式,將理論宣講、志愿服務、公益助學、文明創建等有機融合,讓理論宣講走“新”更走“心”。
“宣講+助學”感人心。2023年,志愿服務隊帶頭發動全體軍休干部及中心職工參與“武漢軍休·公益助學基金”善款募集,累計捐款15余萬元幫扶困難學子。
“宣講+志愿服務”暖民心。志愿服務隊聯合武漢高校“紅杜鵑愛心社”“蒲公英志愿服務隊”走進華中農業大學附屬小學、武漢市東湖高新區金地社區、麻城市第九小學,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社區老人、農村支教助學等活動,受到學校師生和黨員群眾廣泛好評。
“宣講+文明創建”聚民心。宣講團核心成員胡廣倫18年扎根社區治理,義務開展志愿服務,發揮個人專長解決大量社區難事,以身體力行詮釋志愿服務精神,影響大學生用行動踐行“雷鋒精神”,知行合一,在貼近現實生活的實踐中感受真理力量,實現思政課政治性、學理性、實踐性的有機統一。
“‘強國復興有我’軍休思政微課今后還要走進更多大中小學。”“老兵宣講團”志愿服務隊將繼續探索“宣講+”模式,以“老兵與學子的對話”形式上好“大思政課”,在把紅色基因融入學校思政教育體系,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紅色種子,引導青年學子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時代新人。

老兵宣講團走進中小學。通訊員供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