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2日清晨,一輛前往北京慕田峪長城的大巴車上,一堂中文入門課開講了。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體,“男”“女”“人”“木”等中文字體從古至今如何演變,讓車上來自美國不同地區的青年學生聽得入了迷。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學生歐文·利奧·奧爾森饒有興致地學著一些字的讀音。“學習中文,是進入中國文化世界的一把‘鑰匙’。”奧爾森說,這是他第一次來中國,出發前,腦海里“蹦”出來的關于中國的第一個畫面就是長城。“打卡”長城后,“不到長城非好漢”成了奧爾森繼“你好”“謝謝”之后學會說的中文。
當天,從慕田峪長城到故宮,再到北京懷柔區四渡河村和北溝村的田間地頭,感受鄉村振興的溫度,參加中美青年友好會見活動的美國師生,在北京的新老地標中探尋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感受一個更加真實多元立體的中國。
在宏偉壯觀的故宮宮殿前,來自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小伙兒米格爾·安東尼奧·羅哈斯手撐石板,完成了一次倒立地板動作,讓背后的紅墻黃瓦與西方現代舞激情碰撞。“在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每時每刻都有新的創作靈感。”羅哈斯是一名資深舞者,熱愛中國文化,尤其喜歡看中國功夫電影。
在美國,羅哈斯和妻子一起為當地低收入社區居民提供舞蹈和瑜伽課程。在中國尋找與此相關的合作機會,是夫婦二人此行的心愿。他們認為,舞蹈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致力于用身體“說話”,向全世界表達愛和善意。
羅哈斯第一次來中國,對很多方面都很喜歡。除了人和美食,他還特別提到了中國的“時尚”,“中國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影響著當前的街頭時尚”。走在故宮里,身著傳統服飾的游客隨處可見。“我有一個即將滿3歲的女兒,未來我也想帶她來中國。”羅哈斯希望像他女兒那樣更年輕的一代人,可以站在更多元的角度去理解世界。
在中國,多元包容的社區文化在不同文明交流和互鑒過程中得以進一步發展和繁榮。這一點,在了解完北溝村的“前世今生”后,美國康涅狄格州立大學副教授唐森深有感觸。
北溝村位于慕田峪長城腳下,過去由于位置偏遠、土地貧瘠,被稱為“北旮旯”。后來,隨著當地大力發展果林、建橋修路、發展民俗旅游,“落后村”逐漸成了“人氣村”,村史館、瓦美術館、養老驛站、中心廣場等紛紛成了“網紅打卡地”。
教授社會服務學科的唐森在聽取介紹后得知,北溝村每天為村里7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提供兩餐以確保“老有所養”。她說:“這是我真正欣賞的事情。”
小村莊的“蛻變”也吸引了一些外國朋友的關注。1996年,美國人薩洋在與他的中國妻子爬完長城、沿著小路下山時,被山村幽靜的風情深深吸引,便決定要為北溝村做點什么。于是,廢棄的村辦琉璃瓦廠進入了他的視野。
在與北溝村負責人交流后,薩洋有了主意:在盡可能保留瓦廠原貌和磚瓦元素前提下進行不同元素的融合,成了琉璃瓦廠改造的主要思路。改造而來的“瓦廠酒店”自2010年起正式營業,以往因燒制琉璃從煙囪中冒出的滾滾黑煙不見蹤影,琉璃瓦碎片鋪就的地面耀眼奪目。
走在兩邊種滿核桃樹的北溝村街道上,美國馬薩諸塞州巴布森學院學生漢森·克里斯蒂娜·萊利用手機拍了又拍。萊利曾在中學期間來過北京,但此次是她第一次走進中國鄉村。“傳統和現代的結合,在長城腳下的這個村莊里體現得淋漓盡致。”萊利說:“等回到美國后,我一定要把這段經歷分享給朋友們。”
瓦廠酒店的琉璃瓦展示柜里,質樸多彩的琉璃瓦吸引唐森駐足良久。“在中國的一個村莊看到跨文化融合的設計作品,真的非常驚喜。”作為一名非裔美國人,唐森很羨慕中國擁有包容且延續不斷的文明發展過程。她認為,“讓美國年輕人在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過程中感受跨文化融合的實踐,這非常有意義”。
已有不少美國年輕人試著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角度進一步理解現代中國。勞倫·艾倫是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大學學生,在參觀故宮建筑群時,他提到了前兩天參觀過的京張鐵路。“在建設領域,中國一直都在為世界提供參考,通過一些具體項目,讓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艾倫一路都在贊嘆中國的建設成果,“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在許多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此次中國之行還未結束,艾倫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
中美青年友好會見活動是“未來之橋”中美青年交流計劃的旗艦活動。該計劃由全國青聯和全國對外友協共同倡導并組織實施,旨在落實習近平主席2023年訪美時提出的“未來5年愿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重要倡議,推動架起溝通、理解、友誼、合作的橋梁,打造面向未來的中美青年伙伴關系,助力中美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旅程遠超我的預期。”來自美國非營利性組織卡特中心的艾米麗·布魯薩爾此前對中國知之甚少,“身處另一個國家,我們看到的照片和聽到的故事,都相對有限”。布魯薩爾希望,未來中美能通過交流和合作,讓更多美國年輕人有機會來到中國,近距離感受中國歷史和文化,了解“從過去到現在的中國人民是如何努力工作,進而創造出這個偉大的國家”。
本報北京6月13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 記者 張詩童 于世奇 來源:中國青年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