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全覆蓋式”、入腦入心的金融知識宣傳活動,近日在湖北陽新縣收官。
6月1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陽新監管支局表示,在該支局引領下,4月上旬至6月初,轄內各銀行保險機構集中開展的金融知識“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商圈”教育宣傳活動,收到了良好社會效果。
活動期間,該縣以“金融消保在身邊,保障權益防風險”為主題,下沉教育宣傳重心,貼近金融消費者,圍繞日常生活涉及的服務場景和高頻事項,多渠道、多形式開展金融教育宣傳。
為期兩個月的“五進入”宣傳活動,進農村宣傳13次、進社區宣傳10次、進校園宣傳6次、進企業宣傳15次、進商圈5宣傳次,推進金融知識宣傳常態化、制度化,各場所宣傳活動累計49次,受眾消費者5874人,發放宣傳資料12775份,線上宣傳15次,媒體報道3次,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金融宣傳進企業 優化營商見精神
2024年,是陽新縣奮進全國百強的關鍵一年。這一年,陽新深入推進強縣工程,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奮進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為黃石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提供陽新支撐。
奮進百強,必須推進工業強縣戰略;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則必須樹立“企業家老大”的思維,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連日來,工商銀行陽新縣支行不僅利用微信公眾號、美篇、抖音短視頻等渠道發布金融知識宣傳文章視頻,引導客戶了解金融知識,提高金融意識,更是深入企業走訪,問企所需,通過金融的手段幫助企業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在這個過程中,工商銀行陽新縣支行實施了一系列企業拜訪活動,與企業客戶面對面交流。

工商銀行陽新縣支行走進企業調研宣傳。
該支行不斷向大中小微企業宣傳金融惠企、減費讓利及新市民金融服務政策,并通過趣味金融知識問答、案例宣講等形式向企業員工講解防范非法集資、反洗錢、賬戶安全以及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等知識。
2024年,陽新縣持續沖擊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目標,對全縣金融單位“資金活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該行大力營銷礦山復綠、河道治理、水利建設等縣域重點工程項目,加快對縣域重點民生工程的信貸投放。
同時,主動上門服務民營企業,為高能鵬富、華新機制砂、遠大生科等縣重點企業送去新政策新優惠,通過減利讓惠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通過法人理財提高資金收益;全面展現金融服務實體的本質。
據悉,2024年“五進入”金融知識宣傳活動,工商銀行陽新縣支行共開展活動10余場,涉及客戶16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金融知識普及效果。
反詐不停歇 守護錢袋子
地處鄂東門戶、長江之濱的陽新縣,近年來把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全縣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中。
近期,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陽新監管支局組織下,中國農業銀行陽新縣支行近日走進陽新縣園博園社區,開展“進社區”活動,突出消費者權益保護和金融風險防范的重要性,活動內容涵蓋金融知識普及、金融惠民政策講解、抵制非法集資、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個人信息保護、簡易開戶政策宣講等。
該支行宣傳人員針對性向前來咨詢的群眾就如何識別假幣、洗錢犯罪定義、方式、危害,以及假幣、洗錢犯罪的犯罪形勢、特點和防范方法進行一對一的講解,傳授防騙知識和自救技巧,教育引導群眾保護自己的身份證件和賬戶信息,遠離洗錢陷阱。
該支行還聯合城東管理區園博園社區、城東派出所在縣城“書香門第”小區舉辦反電詐宣傳活動,提高了公眾對金融知識的認知度和重視程度,增強了公眾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金融知識“五進入”活動以來,該支行多次在不同場合面向不同受眾進行宣講活動,促進了銀行與公眾的交流互動,為陽新金融市場穩定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農業銀行陽新縣支行守護社區居民“錢袋子”。
金融小課堂 師生學習忙
陽新農村商業銀行“金融小課堂”開講啦!
連日來,陽新農村商業銀行“金融知識宣講小分隊”走進陽新縣興國高中,在全校班會時間為學子們送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金融知識宣講課。
隊員們結合當前學生的興趣點和生活需求,通過校園廣播、班級多媒體播放宣傳片、發放宣傳冊、宣傳折頁和現場答疑等多種形式普及金融知識。
值得一提的是,進校園宣傳活動中,該行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的形式,擴大了宣傳面、受眾面;同時結合教學多媒體播放陽新農商銀行自制防電信網絡詐騙宣傳片,增強了學生們的接受度、參與度,為全校師生提供了一場“沉浸式”金融知識學習體驗。
陽新農村商業銀行此次“五進入”宣傳活動形式多樣,全縣25家網點宣傳矩陣齊開,金融基礎知識、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反洗錢、防范非法集資等主題宣講精彩紛呈。
除了線下宣傳,該行還別具一格推出線上活動,在微信公眾號平臺發布“電子支付惠企助企十問十答”“陽新農村商業銀行‘零錢包’行動推動服務‘零距離’”“典型電信詐騙案件類型及防范提示”等系列文章,進一步優化現金流通環境宣傳零錢包政策;以案說險,提高廣大客戶對電信詐騙的防范意識。
“金融小課堂,人人都受益”。該行宣傳活動首重受教育人群集中,人數較多特點,更好貫徹公益、純凈的金融知識宣傳教育理念,針對性金融知識法律盲點解讀,讓5000多名受眾獲益匪淺。

陽新農村商業銀行走進學校開啟“金融小課堂”。
“金融村官”入戶忙 守護農民“錢袋子”
什么是典型網絡詐騙?
遭遇電信詐騙后如何迅速切斷資金流向“亡羊補牢”?
在陽新縣白沙鎮梁公鋪村,陽新漢銀村鎮銀行白沙支行將金融知識課堂搬進祠堂,為村民送去一堂生動的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知識宣講課。
在農村,電信詐騙犯罪分子往往利用留守老人和婦女愛貪小便宜、或者膽小怕事的心理進行電詐。
工作人員一條條介紹電信網絡詐騙識別要點,通過案情介紹、案例解析和風險提示,讓村民們更好掌握防范電信詐騙相關知識,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
為了讓村民們對網絡詐騙有更直觀認識,宣講活動結束后,工作人員還結合宣講主題,播放一場涉及電詐的電影《獵屠》。
在黃顙口鎮上嚴村,陽新漢銀村鎮銀行駐村工作隊在駐點村黃顙口鎮上嚴村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活動。為方便村民,工作隊以組為單位,在村民家門口開展金融知識宣講活動,目前,這一場金融知識教育宣傳活動還在緊鑼密鼓推進,年內覆蓋全村。
精準宣傳,有的放矢——在白沙鎮梁公鋪村,工作人員事先與村委進行對接征求意見。群眾反饋,目前電信網絡詐騙向農村地方拓展,于是,防詐成為宣講的主題。
為了更好滿足村民金融知識需求,工作人員還充分利用村里各項資源,通過村干部入戶通知和村里廣播通知方式預告活動時間、地點及內容,收效良好。
作為村里面的“金融村官”,該行駐村工作隊打通了偏遠村莊金融知識普及的“最后一公里”,很好地提升了當地村民的防詐意識。

陽新漢銀村鎮銀行深入農村“最后一公里”。
商圈滲透需謹防 反詐宣傳來幫忙
在來歷不明的“商業鏈接”上幫朋友“砍價”,可能不僅買不到想要的東西,更可能被騙走個人信息,詐騙手段隨之而來;
“拼團”購買商品,輸入身份信息導致泄露,被不法分子盜取;
關注賬號、綁定手機,用利益誘騙個人信息后,電詐分子編造車禍、病重等謠言向你家人詐騙……
近年來,通過滲透商業圈,不法分子屢屢詐騙得手,部分群眾損失慘重。
針對這一情況,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陽新支公司開展了各類形式的商圈宣教活動。

中國人保陽新支公司進入各商圈反詐宣傳。
在陽新步行街像座及林峰商圈,宣傳人員向商家宣講電信詐騙的常見手段與防范措施,提示消費者時刻保持警惕,避免因電信詐騙造成損失,向過往的市民群眾宣傳普及防范非法集資、反洗錢、反欺詐、個人信息保護以及消費者權益知識。
同時,該公司利用LED顯示屏投放“高利誘惑是陷阱,竹籃打水一場空”“遠離非法集資,珍惜一生血汗錢”等宣傳標語,并在公司門前設置宣傳臺,為過往市民群眾,特別對老年人等易受非法集資侵害群體的進行重點宣傳,大力普及金融保險知識。
在服務大廳內設置宣傳欄,針對上門客戶做好保險等相關金融知識普及,引導公眾理性投資理財,強化社會公眾“風險自擔”意識和防范能力。
按照部署,該公司將以金融知識“五進入”集中教育宣傳活動為契機,不斷深化“五進入”活動內涵,下沉教育宣傳重心,常態化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普及,引導廣大金融消費者學金融、懂金融、用金融,讓人民群眾更好地共享金融改革發展成果,滿足美好生活需要。
策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陽新監管支局
執行:張國良、王勇、李超華、嚴華、徐一鑫、譚大偉
文字:田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