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公安局的一名輔警。作為“羅平警方”視頻賬號的編輯,我日常工作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能為大量粉絲提供普法服務,并收獲大家的關注和喜歡。
2019年,我投稿給“羅平警方”,沒想到不僅順利發表,羅平縣公安局政工室副主任朱巖松還找到我,問我愿不愿意加入政工宣傳隊伍。我喜出望外,一口答應。
起初,我參與編輯的作品畫風嚴肅,反響平平,點贊寥寥無幾。我們開設視頻賬號的初衷是為了開展普法,如果連受眾都不多,怎么發揮影響力?傳播效果不佳,倒逼編輯團隊轉變工作思路。在一次次的“頭腦風暴”后,我們重點分析了大家關注什么、喜歡什么,嘗試跟受眾尋找共同的話題。
來自一線的視頻,其實本身就是很好的普法素材。瘋牛傷人后逃進山里,為留下更真實感人的影音資料,我們跟隨特警一道上山,向群眾展示特警處置警情的不易;群眾反映“城區某商店專騙老年人”,我們就假扮成為父母購買產品的顧客,幾經周折進場探個究竟,發現近百名老人在觀看保健養生的虛假廣告……我們將視頻發布到網絡后,“養老詐騙”在羅平人人喊打。
在不斷摸索中,我們商定了新的視頻方向—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嚴肅內容。喜聞樂見的是形式,為的是吸引受眾;嚴肅的是內核,警方政務號要致力于嚴謹的普法工作。
此后,“羅平警方”視頻風格為之一新,好評隨之而來。“好接地氣的普法,點贊!”“這樣的普法視頻,請多來一些!”……漸漸地,作品播放量和點贊量屢創新高,我們越來越相信,這樣的方式普法,可行!
影響力不斷擴大之后,我們更加冷靜。我們深知,傳播力不等于引導力,我們追求點擊量,是為了不斷增強親和力,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更多人知法守法。今后的工作里,我們將繼續守正創新、提升業務能力,讓普法更吸引人,推動法治精神走進千家萬戶。
(作者為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公安局輔警,本報記者楊文明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23日 05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