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肯尼亞圖爾卡納6月25日電(記者王冠森)薄霧未散,晨光熹微,汗水早已將訓練服打濕,佩里娜·洛庫雷·納康在肯尼亞西部高原茶地結束晨練后拉伸著身體,眼神堅定地望向遠方。成長在難民營的她從未想過,自己即將站上奧運會的賽場。
今年5月,國際奧委會公布了巴黎奧運會難民代表團名單,名列其中的納康將參加田徑女子800米項目,在盛夏逐夢巴黎。
21歲的納康來自南蘇丹,在2010年戰(zhàn)火侵襲家鄉(xiāng)后與姨媽一起逃至肯尼亞,現(xiàn)居住在位于圖爾卡納郡的卡庫馬難民營。
卡庫馬難民營是肯尼亞第二大難民營,地處肯尼亞、烏干達、南蘇丹、埃塞俄比亞四國交界的荒漠地帶,目前有超過28萬人居住在這里及其周邊安置點。
遠離家鄉(xiāng)和父母,心中的苦悶無處訴說,體育成為撫慰納康內心的良藥。“我享受在空曠地帶追逐、奔跑的感覺,像是風的追隨者。”
在朋友的鼓勵下,納康參加了在難民營內舉辦的田徑比賽,在奔跑中迎來人生的轉折點。世錦賽冠軍、肯尼亞田徑知名女運動員杰普科斯蓋發(fā)現(xiàn)了納康過人的天賦,后通過獎學金項目將其招至麾下,接受訓練和教育。
難民作為社會邊緣群體,如何尋找適合難民個體的發(fā)展方向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國際奧委會第一次組建難民代表團,為受難民危機影響的潛在精英運動員提供參加奧運會的機會。
“執(zhí)教難民運動員并不容易,在緊抓訓練的同時,我需要更多關注她們的個人成長。”杰普科斯蓋說,難民運動員在接受專業(yè)訓練的同時,承受著經濟、心理、社會文化的多方面壓力,“與其說是教練員,我更像是一位期盼著她們成長的母親”。
清晨5點起床穿戴裝備、簡單熱身,進行2公里到5公里距離不等的訓練跑,在完成白天的課業(yè)后,下午會進行第二次訓練。這是納康的生活日常。
當問及運動員何時休息時,杰普科斯蓋微微一笑,“孩子們沒有休息的時間,訓練天天如此”。
“我希望通過體育走出陰霾,實現(xiàn)夢想。也想成為像珍妮絲(杰普科斯蓋)一樣的人,幫助難民、幫助我的同胞。”納康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yè)執(zhí)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