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6月26日電 (記者 李純)在回答中新社記者提問時,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二級巡視員楊敏26日在北京表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89平方米,“健身去哪兒”難題得到進一步緩解。
當天,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強體重管理促進群眾健康”有關情況。楊敏表示,國家體育總局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會同各級政府和體育行政部門,為群眾開展健身活動提供多方面保障。
楊敏進一步介紹說,持續推進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社會足球場、群眾滑冰場等建設工作,引導支持公共體育場館、學校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讓群眾參加體育鍛煉更加便利。“截至2023年底,我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89平方米,‘健身去哪兒’難題得到進一步緩解。”
當天,楊敏還表示,十年前,根據國家有關文件,國家體育總局啟動了“15分鐘健身圈”建設。這是指在城市社區,居民從居住地步行或者騎車不超過15分鐘范圍內,就有可以開展健步走、廣場舞、球類運動等群眾性體育活動的場地設施。“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
楊敏介紹說,國家體育總局會同各級體育部門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加大全民健身設施的供給。其中提到“持續補助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時,她表示,2023年補助2491個場館,覆蓋全國近1400個縣級行政區域,受益人口超過4億人。
楊敏還提到,據統計,“十四五”期間全國計劃新建或者改擴建體育公園1900多個、全民健身中心近1400個、縣級公共體育場600多個、健身步道8萬余公里、社會足球場1萬余個、群眾滑冰場300多個,鄉鎮街道全民健身場地器材補短板項目15000多個、智慧健身設施4700多處、戶外運動服務設施5100多個,數字化升級改造公共體育場館660多個。
“從以上的數字,相信大家也可以感受到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在不斷增加,健身場地不足的難題也在不斷得到緩解。”楊敏說。(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