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由省委依法治省辦主辦、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承辦的“法護營商 助企惠民”優秀實事項目展示評選活動正在進行中,旨在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深入貫徹落實《中共湖北省委關于深入推進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的意見》,發揮法治助企惠民促發展的重要作用。
活動啟動以來,各地各單位積極參與,推薦了一批各單位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作用,讓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增強信心,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湖北方面的具體實事項目。
今日推介的優秀報名實事項目是由天門市委依法治市辦報送的天門市生態環境局項目“探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新模式 助力天門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
2023年,天門市某礦山生態修復案件作為典型案例推送至生態環境部參加2023年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典型案例評選,該案件是天門市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新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為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落細落實提供了天門樣本,具有積極的示范和實踐意義。
近年來,天門市生態環境局始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探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新模式”,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雙統一。

委托武漢大學對某生態損害賠償案件開展現場踏勘評估
強化制度建設,規范辦案流程
出臺《天門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天門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實踐操作指南》,推動天門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向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方向邁進,破解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啟動不及時、重復調查、修復滯后等問題,提高案件辦理質量。2023年,委托武漢大學及相關專家對全市2018年以來案件線索進行全面梳理,對符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條件的案件應啟動盡啟動,共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46件,結案37件,總體案值約741萬元,案件辦理成效持續提升。

與漢江中級人民法院共同就某礦區生態修復情況進行跟蹤復查
拓寬修復思路,保障惠民惠企
針對部分企業主觀上愿意承擔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客觀經濟上存在困難,積極探索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模式制度設計上增加“補種復綠”“增殖放流”“勞務代償”等修復方式,破解了“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實現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雙統一。截至目前,天門市恢復被毀壞林地7800平方米,新增林地10000平方米,撒播草籽120000平方米,新增耕地54畝,恢復塘堰3座,新修道路1700米,安裝防護網3037.5平方米,為全市生態環境修復提供有力保障。

2023年12月27日,邀請各相關部門參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鑒定評估專家評審會
創新索賠機制,助力企業發展
積極探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雙案并處”制度,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義務履行情況作為處罰裁量的因素之一,強化執法辦案抓手,切實解決環境損害追溯難、賠償難等問題。2023年,全市共有4家企業主動配合市生態環境局開展生態損害賠償案件辦理工作,其中從輕減輕企業行政處罰罰款17萬元,2起涉刑案件的生態損害賠償評估報告被檢察機關采納為刑事量刑參考,拓寬違法企業合規渠道,為天門法治化營商環境長足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加強政策宣傳,營造社會共識
持續加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生態環境保護相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強化企業主體責任,促進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關注環保投資,加強環境管理,通過綠色清潔技術提升市場競爭優勢。持續提升群眾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知曉率,樹立“環境有價、損害擔責”鮮明導向,增強公眾參與監督實效,凝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社會合力。
(項目單位:天門市生態環境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