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范慧瑾 通訊員劉豈蓉 張靜))“近年來,我縣舉行的多項應急演練中,局里的年輕干部全部參與其中,經過演練,都各自掌握了一門應急救援的實戰技術。”谷城縣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李斌告訴記者,全局所有干部全都參加過由紅十字會組織的應急救護培訓,并全部通過考核取證。
近年來,在局黨委書記、局長陶永輝的推動下,谷城縣應急管理局把加強安全培訓、培育應急文化作為防范化解風險的治本之策,并以此為抓手打造谷城應急文化品牌,提升全民安全素養。6月13 日,記者走進谷城縣應急管理局,了解谷城縣應急管理局如何做好“應急文化大文章”。
應急干部個個“身懷絕技”
“最開始,我們每半個月開展一次政治理論學習,會上會零星有一些業務討論,后來局領導覺得有必要進一步完善這些業務內容,歸納成有助于提升新進干部專業技能的課程,于是有了‘應急大講堂’‘每周大練兵’。”李斌介紹。
據了解,谷城縣應急管理局將黨紀學習教育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有機結合,納入政治類理論學習第一議題,同時邀請法律顧問開展憲法、民法典、行政處罰法等專題宣講,推動干部領學、支部研學、現場教學、以訓促學“四學聯動”,讓廣大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今年以來,為提升廣大新進干部的業務能力,谷城縣應急管理局堅持“全員參與、自定主題、輪流登臺、注重實效”原則,每周四開展“應急大講堂”“崗位大練兵”活動,活動結束后由局領導進行分析點評并布置課后“作業”,還會安排新進干部登上講臺,分享所在崗位的工作心得與見解,老領導與新干部一起討論學習,先進帶后進。此外,還組織應急干部外出參加各項交流學習活動,堅持對標先進、拓寬思路,全力培養應急干部開口能講、提筆能寫、遇事能辦的能力。
執法大隊的王靈睿入職應急管理局不到兩年,談及“應急大講堂”,她告訴記者:“除了每期一個主題,這幾期‘應急大講堂’都會有局業務骨干帶領大家學習公文寫作,通過學習,我掌握了會議記錄工作的要領。”在下次“應急大講堂”中,她準備分享關于宣傳稿件寫作的心得體會。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以“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為目標,谷城縣應急管理局模擬可能發生的災害事故情景,組織系統干部全員化、實戰化、常態化練兵,實戰實訓。
2023年,縣防辦舉行漢江谷城段防洪應急搶險演練。在演練現場,操作無人機對事發水域進行偵查,向洲灘被困群眾和落水人員拋投救生衣、救生圈等救援裝備的,全是縣應急管理局干部,組織專業救援隊伍駕駛沖鋒舟營救落水群眾和轉移安置被洪水圍困人員的,也是縣應急管理局干部。“應急干部既要當好指揮員,更要當好戰斗員。”陶永輝說。今年1月起,縣應急管理局每月組織開展應急指揮裝備野外操作實戰大練兵,對年輕干部全員培訓5G 布控球、衛星便攜站、三屏指揮箱、手持終端等應急指揮設備使用,開展常態拉練有網和無網狀態下現場調度、會議聯動能力。

▲ 谷城縣應急管理局雨中開展實戰演練。(受訪者供圖)
應急“大篷車”開進群眾心里
“這是之前參加培訓的鄉鎮干部的考卷,是我們組織基層培訓的‘考核成果’。”李斌向記者展示一沓試卷,內容主要是安全生產相關知識。
根據全縣各鄉鎮工作實際,谷城縣應急管理局積極打造應急“大篷車”綜合宣傳品牌,組建“應急+消防+水利+住建+資源規劃+安全專家”安全宣講團,變“請上來培訓”為“走下去培訓,”對12 個鄉鎮(開發區)逐一開展安全生產、防滅火、防汛抗旱、隱患排查、信息報送等綜合培訓。
統籌防災減災宣傳,重點不僅在應急體系內,更在廣大基層群眾。2023 年10 月,縣應急管理局統籌協調建設的防災減災宣教基地在薤山旅游度假區建成,向廣大市民群眾開放。宣教基地將應急安全宣傳教育與景區游覽、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相結合,既有事故案例警示,也有應急處置學習,實現寓教于樂。目前,宣教基地已經接待群眾和學員5 萬余人次。
谷城縣應急管理局爭取縣委縣政府支持,將安全應急文化培育融入縣域發展規劃大盤子中,推動建成城市防災減災主題公園3 個,以親民項目將應急宣教融入其中,讓城區居民得以在自然風光中感受安全關懷;建設263 個公交車站點安全宣傳欄和村(社區)科普安全欄,設置應急科普文化櫥窗,全域傳播應急文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