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胡平先 李華)“王昭君,生南郡,西漢末,興山人……”今年端午節期間,37人表演的《昭君三字經》火爆興山縣昭君廣場。

在興山縣青少年宮老師的精心組織下,300多名小學員身著漢服,手握毛筆投入了緊張而熱烈的現場書寫比賽。盡管當天烈日當空,溫度極高,但是學員們沉著冷靜端坐,穩重安心書寫,一筆一劃盡展新時代興山少年風采。
書寫比賽結束后,評委評獎間隙,現場還開展了“端午文化互動”“端午文化有獎知識問答”活動。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制作書法粽、龍舟書簽、艾葉國風掛件,大家將美好的祝愿凝聚在筆尖,書寫在作品上。特別是“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端午節起源于哪個朝代”等關于端午的傳統文化知識,通過有獎問答的方式播灑在孩子們心間,點燃了大家積極傳承傳統文化的自信和熱情。

“我和孩子一起參加這樣的活動,非常開心,書寫獲獎是對他學習書法兩年多以來的肯定和認可。作為一名中國人,寫好中國字,在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學習優秀的中國精神,應該是必備的技能和品格。”一等獎獲得者何濘羲的母親激動地說。
“盡管我只參加書法班半年,但是這一回我還獲得了二等獎,真的是太驚喜了。我還要努力學習,爭取寫好字,做好人,在書寫中不斷進步、成長。”小學員孫思敏開心地向筆者介紹。
興山縣青少年宮負責人顏丹介紹,2000多年前的今天,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為了民族大義,投江自盡,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篇章。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廣大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懷,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興山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婦聯、縣青少年宮、縣點高藝術教育培訓學校特意聯合舉辦“書香端午·沁潤童心”現場書寫活動。

“興山縣十五次黨代會提出了‘六創六爭’強縣工程基本思路的奮斗目標,要實現以人民為中心,打造更有溫度、厚度、深度的古昭南‘大縣城’,必須樹立孩子們的文化自信,增強他們的責任和擔當,激發他們熱愛家鄉、奉獻家鄉的熱情。青少年宮作為未成年人校外培訓機構,理應通過各種方式營造環境,搭建平臺,從培育‘愛家鄉’開始抓起,不斷增強家國情懷意識。從今天孩子們的表現和家長的支持程度,我看到了興山高質量發展的希望。”顏丹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