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史筱迪 譚濤)6月29日,隨著泄水閘最后一個閘墩澆筑到防汛標高,襄陽市唐河雙溝航運樞紐項目完成泄水閘水下結構施工,標志著項目完成平安度汛重要節點,克服汛期影響,按下工程建設“加速鍵”。
唐河航道有著悠久的通航歷史,是連接河南、湖北兩省的黃金水道,南船北馬的轉換點,也是著名的“萬里茶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后因河床淤積、水位下降,同時公路鐵路興起,航運式微,20世紀80年代唐河正式停航。
唐白河(唐河)航運開發工程是交通運輸部、湖北省、河南省“十三五”“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規劃重點項目。其中唐河雙溝航運樞紐工程總投資14億元,由襄陽市襄州區交通運輸局建設管理,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航運樞紐主體工程。作為湖北省境內連通鄂豫兩省航運通道的首個樞紐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唐白河、唐河可通行千噸級船舶,結束鄂豫兩省有河不通航的現狀。
項目施工現場,唐河河水從北向南通過導流明渠穿越施工現場,將項目分為東西兩側。東邊是船閘工段,深基坑內塔吊轉運著模板材料,上下閘首施工作業正在忙碌進行;西邊是泄水閘工段,底部防沖消能設施已經施工完畢,21個閘墩一字排開。
項目負責人汪勇介紹道:“我們的主要施工內容包括泄水閘、船閘、交通橋等內容。泄水閘可以攔截并提高唐河上游水位5米,為千噸級船舶提供通航條件通航,同時可有效調節唐河流域各區域水位,保護唐河流域免受洪澇和干旱的影響?!?/p>
泄水閘屬水利工程的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物。為了防止混凝土高溫開裂和低溫凍融,影響泄水閘結構安全和質量,項目管理團隊積極開展技術攻關,通過優化材料配合比降低水化熱升溫,在泄水閘底板內部設置3層冷卻循環水管,在夏季為混凝土開出一劑強力“退燒藥”;在冬季對混凝土進行蒸汽加熱升溫,再蓋上一層棉被保溫。大體積混凝土質量得到了很好地控制,為品質工程打造出“無縫天衣”。項目部今年累計完成了5000噸鋼筋綁扎和90000方混凝土澆筑工作,在汛期前超額完成了水下結構施工任務。
根據原設計方案,雙溝樞紐項目將先利用船閘當做導流河道,先施工泄水閘;泄水閘完工之后,再利用泄水閘當做導流河道,施工船閘。但項目團隊正式進場時,唐河已經進入枯水期,紅線用地征遷工作尚未完成,無法利用船閘導流,也就無法開挖圍堰施工泄水閘。項目部面臨開工即停工的局面,不可能在工期內完成施工任務。
為了擺脫此困境,項目業主聯合全體參建方開展技術攻關,并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在船閘和泄水閘中間的灘涂地開挖一條長1170米,底寬50米的導流明渠。在唐河的枯水期,導流明渠將上游的水流進行導流,船閘和泄水閘可同步施工。為確保導流方案可行性,技術團隊對唐河水文條件開展數值仿真分析,并模擬不同斷面下導流明渠過流能力,根據過流能力確定船閘水閘同步施工的時間,上報4種導流方案開始專家評審。該方案經過評審后在項目成功實施,項目管理團隊搶在第一個汛期來臨前超前完成泄水閘下部施工任務,并使上部結構也可在汛期內正常施工,預計可使唐河雙溝航運樞紐項目工期大幅提前。
據初步測算,唐河航運項目建成后運費大約為0.06元/噸公里,每年可為企業節約運輸成本約40億元、節約能源消耗約24萬噸標準煤、減少碳排放50萬噸以上,通航后將形成一條溝通武漢城市群與中原城市群、長江經濟帶與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水運大通道,有力推動漢江生態區域經濟帶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