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陳勇
通訊員 汪莎
利用親戚的身份信息注冊虛假網店,在“雙十一”“ 618”等促銷季聘請網絡刷單手進行虛假刷單購物,以此賺取網購平臺給用戶發放的優惠紅包,兩男子在2年時間內共造成網購平臺損失約80萬元。
7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湖北省孝感市應城警方獲悉,涉嫌詐騙罪的應城籍男子曾某、李某日前被警方抓捕歸案。

涉案的兩名嫌疑人被抓捕歸案
今年4月17日,北京市某網購平臺的安全調查部職員劉先生來到應城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報警,稱被應城籍的商家騙取公司補貼,造成巨大損失。
據報案人介紹,為了回饋用戶,其公司會定期給用戶發放不同面值的優惠券和超級紅包,用戶使用這些券在平臺上購物可以抵扣對應面值的現金。
交易完成后,平臺會將使用的優惠券和超級紅包的等額現金一并結算給商家。
但是,公司最近卻發現,有惡意商家通過制造虛假交易、偽造物流發貨的方式,騙取平臺給予的優惠券和超級紅包。
通過對劉先生提供的商家營業執照復印件、授權書等電子數據進行調查,民警發現共有7家公司旗下的27家店鋪參與了此事,這些店鋪的開設人和實際掌控人顯示是同一伙人,大多數都是應城戶籍,公司地址登記也都在應城、武漢兩地。
調查至此,民警決定先對這伙公司法人進行研判。
經過近兩個月的分析偵辦,辦案民警終于理清了這伙人的關系。
這伙人不僅存在親戚關系,而且都與2名應城籍男子曾某(男,35歲)、李某(男,35歲)有關。
6月18日,辦案專班分別在應城、武漢將曾某和李某抓獲。
面對警察的訊問,兩人很快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2021年,曾某從廣州回到應城老家,這期間曾某想到以“空包”形式來刷單去賺取網上大平臺的紅包,就找了老鄉李某一起合伙做。
曾某負責用岳父、妻姐、姐夫等人的身份證信息注冊公司,再在網絡平臺開設店鋪,銷售服裝類的商品。

專門注冊公司用于詐騙
到了“雙十一”“6.18”這樣的時間節點,曾某大量征集網絡刷單手購買自己店鋪的商品,再把本金和傭金返給刷單手,以賺取平臺返給用戶的紅包。
李某負責在網上聯系快遞公司進行虛假發貨,通過完善快遞信息,讓平臺誤認為訂單是在正常的流轉。
警方已核實,嫌疑人曾某、李某兩人詐騙金額累計達80余萬元。
目前,警方已為受損平臺追回錢款40余萬元;兩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在進一步的偵辦中。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