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武龔萱)7月10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新聞發布會。會上,記者獲悉,今年以來,武漢警方錨定“斷卡”“斷流”“拔釘”系列行動,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發起凌厲攻勢,并綜合運用科技手段加強防范治理,全市電詐警情同比下降33.7%。

新聞發布會現場。高亞楠 攝
今年以來,武漢警方依托“情指行”一體化合成作戰打擊工作機制,深入開展“斷卡”“斷流”“拔釘”等專項行動,抓金主、鏟窩點、打平臺、斷資金,共破獲電詐案件1700余起,刑拘各類涉詐人員5300余名,打掉團伙253個。5月30日,漢陽區公安分局根據前期偵查線索對一個假冒銀行員工、以低息貸款為誘餌實施詐騙的團伙展開收網行動,當場抓獲包括團伙頭目劉某在內的團伙成員30余人,查獲電腦、手機、話術本等大量作案工具。經審查,依法刑事拘留24人,全鏈條打掉一個虛假貸款電詐團伙。

漢陽區公安分局抓獲虛假貸款電詐團伙。高亞楠 攝
據通報,武漢警方同時也在不斷探索資金查控技戰法,提升對被騙資金的追蹤和攔截能力。2023年引入專業會計師團隊開展涉詐資金權屬審核后,最大限度挽回人民群眾財產損失,及時依法向1590名受害人返還權屬明確的被騙資金1.1億元。今年上半年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全市已返還被騙資金5130萬元。
“多虧了你們及時上門提醒,保住了我的房子。”4月份,江岸區64歲的葉女士通過網絡與一名“外國男子”談起了黃昏戀,在素未謀面的情況下,相信對方發來的“結婚證明”,還要籌錢赴國外與他共度余生。社區民警接到市反詐中心的預警信息后,火速上門勸阻。得知葉女士已將房產抵押,民警迅速幫助她辦理解除抵押手續,避免了200余萬元的巨大損失。
據介紹,武漢警方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賦能電信網絡詐騙的防范治理,不斷提高技術反制和攔截封堵能力。同時,持續完善“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級聯動機制,社區民警、街道干部、網格員和志愿者協同配合,分級分類開展精準預警勸阻。上半年,武漢警方日均見面勸阻潛在受騙群眾800余人次,日均封堵詐騙APP、域名10萬余個、短信19萬余條、電話1200余個。


武漢警方進行反詐宣傳。高亞楠 攝
在嚴打嚴防的同時,武漢警方還聯合多部門開展綜合治理。會同市委平安辦制定《進一步完善對全市涉電詐治理問題突出單位實施通報排名制度》,實行涉詐重點單位約談、紅黃牌警告和掛牌整治制度,先后7次召開金融、通信、互聯網等成員單位負責人及聯絡員會議,通報反詐工作,對5個街鄉鎮實施黃牌警告,對17家銀行、運營商網點采取暫停1個月新開卡業務的處罰。會同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營管部持續完善“兩卡風險管控平臺”,阻斷涉詐轉款1.1萬筆。
武漢警方堅持主動警務、預防警務,連續4年組織開展“無詐小區”創建,并納入“平安武漢”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整體范疇,進一步扎牢“全民反詐”籬笆。全市各級公安機關依托“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五進”活動,組織社區民警、街道干部、網格員開展常態化入戶宣傳,及時向廣大群眾通報打擊成效,公布典型案例,揭露詐騙手法,特別是針對企業財會、個體商戶、務工人員、在校學生、老年群體等重點群體開展精準宣傳,積極引導群眾增強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今年以來,“無詐小區”創建規模進一步擴大,達到4986個。

武漢警方開展入戶反詐宣傳。高亞楠 攝
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呼吁廣大市民,在加強對各類電信網絡詐騙防范的同時,切勿參與買賣、租借銀行卡、電話卡等違法犯罪活動,切勿前往境外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避免成為詐騙分子的“工具人”和“幫兇”,爭做誠實守信好市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