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馮威 陳龍)7月10日,記者從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武漢市公安局連續4年組織開展“無詐小區(村)”創建活動,并將其納入“平安武漢”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范疇,今年以來,全市“無詐小區(村)”達到4986個,推動全市電詐發案數同比下降33.7%。
武昌區起義門小區商住混合,經營戶多,流動人口占比大。武昌區公安分局紫陽路街派出所社區民警方文帶領社區警務團隊,結合轄區實際,通過警民懇談會、“掃樓式”宣傳等形式,提升“面對面”宣傳覆蓋面,同時“點對點”強化電詐預警對象勸阻宣防。今年以來,小區電詐“零發案”。
在江岸區四唯街袁家社區,社區民警陳春枝組建215人的社區警務團隊,從社區共建單位、下沉單位、居住地黨員、居民群眾中選出熱心好人、專業能人、資源紅人,建立“家長庫”,以共同締造理念創新電詐宣防機制,多元協同、綜合施策,共護資金安全。
無電詐刑事案件、無涉詐嫌疑人在小區藏身落腳、無隱匿在小區內的電詐窩點,全市各級公安機關對照“三無”創建標準,推動3400余名社區民警下沉社區,與1.5萬余名社區網格員“警網融合”,組建近2900支社區警務團隊,吸納700余名勞動模范、道德楷模、武漢好人等參加,扎牢“無詐小區(村)”創建的群眾基礎。
依托全市3300余個居(村)委會和1390個社區警務室,落實“五進五有八必”反詐宣傳措施,進門入戶66萬戶、發放宣傳資料94萬份,組織反詐社區課堂、反詐健步跑、反詐電影進社區等系列活動103場次。江漢區公安分局王家墩派出所社區民警任明園開設的“警花談反詐”直播間吸粉45余萬;東西湖區公安分局常青花園派出所社區民警胡志紅自創反詐視頻200余期,點擊量超3000萬次。
“無詐”的關鍵,是“案不發生、錢不轉走”。全市各派出所嚴格落實電詐預警必須電話聯系、必須見面、必須反饋工作情況的“三個必須”勸阻工作機制,推廣“一查、二聯、三發、四見、五勸、六攔”六步工作法,日均上門見面勸阻800余人。
以小區出租屋、網約房、商務公寓、寫字樓為重點,每月動態布防,及時發現持有大量手機卡、銀行卡的人員,以及存放用于詐騙的“多卡寶”“GOIP”“絡縵寶”等設備的房屋,開展各類清查行動700余次,端掉藏匿于居民小區內的涉詐窩點31個。
武漢市公安局治安支隊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強化組織發動,做實“宣傳、勸阻、治理”三項任務,鞏固“無詐小區”創建成果,并向學校、單位、企業等行業領域拓展延伸,努力將“無詐小區”擴大為“無詐社區”。同時依托武漢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協調機制,推動“無詐小區”創建成效納入“文明小區”“星級小區”“最美小區”評選加分項,形成“全社會反詐”導向,構建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